阿木尔林业局 阿木尔林业局位于大兴安岭北坡,施业区区在漠河县境内,局址坐落在漠河县劲涛镇,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2°38'30″至124°05'05″,北纬52°15'03″至53°33'15″。境内多为低山丘陵,大部分地带海拔600米左右,白卡鲁山海拔1396.7米,为境内最高峰。黑龙江由西向东流经施业区74公里。额木尔河发源于青松林场施业区,有11条支流遍布全局,地处寒温带,属大陆性气候,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49.7℃,年平均气温为-5℃。全年无霜期为78天,结冰期七个月左右。年平均降水量384.9毫米,集中于七、八月份。施业区总面积555606公顷,森林覆盖率84.31%。山林土特产,野生浆果、中草药、野生动物、水产、地下矿藏等资源丰富。阿木尔林业局下辖6个林场。人口20197人,6787户,有满、蒙、达斡尔、回、鄂温克、土家、朝鲜、锡伯9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5.8%。嫩林铁路、嫩漠公路横贯施业区。黑龙江夏季通航,可水上调运木材。邮政通讯事业发达。局址街道宽敞、整洁、绿树成荫。1970年10月,第一批开发建设者不畏严寒,挺进原始森林,开始开发建设。1981年生产规模基本形成。80年代中期,推行林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职工生产积极性高涨,各项工作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进入90年代,因过量采伐及“5·6”大火重创,资源危机、经济危困日渐显现,开始实施以“兴企富民”为目标的“二次创业”。1992年,在巩固以营林生产、森工采运为重点的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多种经营、职工自营经济,取得丰硕成果。1996年,改革林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林场成为木材生产、营林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和自营经济五业并举共同发展的经济实体。1998年,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至2003年,国家投入阿木尔林业局天保资金24843.6万元,建成高标准、规范化的资源管理站40个,投入管护人员80人,全局555606公顷林地全部纳入保护之中,形成了完整有效的资源管理保护体系。2003年起,实施生态发展战略,构筑企业发展新格局。全年实现总产值15760万元,销售收入6727.45万元,销售利润737.40万元。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中获得森工企业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