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绘新图 中共韩家园林业局委员会书记 石尚忠
韩家园林业局局长 王世民
韩家园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东南麓,东临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南临黑河市与小兴安岭接壤,西与新林林业局毗邻,北与十八站林业局相连。1991年初国家批准立项,投资总概算为36528.6万元,年综合生产能力为36.7万立方米,成为新开发建设的国有大型森工企业。韩家园林业局下辖韩家园、新街基、兴隆、椅子圈、湖通河、老卡、北疆7个林场,现有在册职工5542人,经营面积907636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65799公顷,占总经营面积的84%,活立木蓄积5720.5万立方米。2003年,全局累计完成投资33260万元,建成各类房舍88809平方米;修筑林业公路585公里;年生产商品材18万立方米,累计完成商品材196.041万立方米;造林1659.7公顷,森林抚育102173.7公顷,上缴利税3649.6万元。
初创奠基础
韩家园林业局作为大兴安岭林区东部区划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体规划得到了国家计委的批准后,步入了初创阶段。
韩家园林业局原名库伦斯林业局,是在原古龙干森林经营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专家反复论证,1991年8月,林业部把原十八站林业局的韩家园林场、韩家园贮木场、新街基林场划归库伦斯林业局,后更名为韩家园林业局。1992年9月,《韩家园林业局建设项目书》经国家计委、林业部、国家投资公司、中国国际公司组成的专家组评估,得到通过。1994年1月,国家林业投资公司正式批复了韩家园林业局总体设计方案。是年,开始生产,更新造林200公顷,人工更新33公顷。完成木材销售产值4900万元,林产工业销售产值271万元。
韩家园林业局总体设计借鉴美国惠好公司和鹤北林业局的建设经验,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林区新格局的建设思路,以局轮伐,以局定居,改善生产条件和提高生活设施标准,按20年不落后的县级市标准进行建设。1995年,国家开发银行针对当时的物价上涨水平和林业企业普遍出现的“两危”状况,提出部分采运大中型建设项目调整概算和优化设计。韩家园林业局按照要求,重新调整了建设思路。从实际出发,稳中求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单一经营为多种经营,变林业经济为林区经济,削减和压缩建设规模;减少非生产和无直接经济效益项目;增加附加值高、有发展后劲项目。优化设计后,新增加了年产3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和年产6000立方米干燥刨光材项目。1998年,又提出“管任资源保长远,调整结构度难关,抓好产销保当前”的三位一体工作目标。坚持以营林为基础,优化林种结构,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非林非木资源开发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00年,继续调整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完成7户国有小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盘活资产500万元,全局实现总产值8367万元,完成计划的110%,同比提高10%。经13年的开发建设,韩家园林业局5000多名职工群众,边建设,边生产,历尽艰辛,艰苦创业,在韩家园这块热土上,用汗水和心血,奠定明天的希望;在荒无人迹的茫茫林海中,描绘出一幅社会主义新林区的绚丽蓝图。
改革绘蓝图
韩家园林业局自建局以来,历届党政班子团结协作,锐意改革,自1998年起,实施六大战略,重新构筑企业经营发展格局。
改革驱动战略。全局上下清醒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只有不断改革才会使企业出现生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局从体制改革入手,实施五种转制措施:对承担单一管理职责和事业性质的部门、单位,以改善管理,调整职责,压缩费用为内容,狠抓减员增效工作,先后精简机关人员262人,年减少管理费用125万元;对具有双重职能,承担一定社会服务并能获得一定收入的部门、单位,采取推向市场,费用差额补贴办法,明确管理目标,运用包干形式进行管理,年压缩支出39万元;对各部门、单位派生的21户小企业,一律剥离断奶,每年减少补贴96万元;对承担采运贮任务的木材生产单位,将设备租赁、拍卖、转让给生产者,调动生产者增产节约积极性,每年节约成本支出64万元;对承担替代产业和营林生产、资源保护的部门和单位,只核定上缴款和生产任务,其余生产费用自行决定,自主经营闯市场,每年减少费用支出150万元。通过转制改革,逐步建立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驱动激励机制。
管理约束战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先后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及规定32项,有效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在完善各项管理办法的同时,建立企业管理重大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和经济运行审计监督制度,强化经济工作考核,严格兑现奖惩。财务、企管、资源、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管理不断加强,约束机制得以建立。依法治企逐步成为企业经营者的自觉行为。
结构优化战略。随着韩家园林业局建局方案的调整,资产重组和结构优化带动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在壮大国有经济的同时,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得到相应发展。以养鹿、养獭兔为龙头的特色养殖业,以木制儿童玩具加工为龙头的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山特产品深加工为龙头的绿色食品业得到长足发展,经济拉动力不断增强。
资源培育、管护、利用系统化战略。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韩家园林业局在90多万公顷的施业区内,坚持以营林为基础,努力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量,优化林种结构,加强资源林政管理,搞好森林防火,坚决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搞好培育和管护的前提下,加强林木资源的合理采伐,科学利用,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方,有效管护,大力提高林业生产能力。
林、科、教一体化战略。科技、教育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韩家园林业局把科教兴局当做立局之本,一直坚持教育为主,科技领先,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在搞好职工培训的同时,积极办好两所中小学校,开教育渠,引科技水,灌经济田。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创新管理手段,积极构建数字化林业,将微机网络化管理运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历届党政领导班子都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从弘扬企业精神入手,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局职工群众的头脑,做到职工思想教育不放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放松;树立艰苦奋斗精神不放松;软硬环境建设不放松。2001年,韩家园林业局党委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党建工作三步走工作目标,实施“振兴、合心、塑形、富民”八字战略。经过三年的努力,党建工作顺利实现了三步走的工作目标,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展了生产力。
机遇促发展
2001年以后,韩家园林业局积极抢抓天然林保护工程、西部开发、生态示范区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四大历史机遇,林业局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与跨越。
随着全区生态战略的启动实施,韩家园林业局立足于生态建设,全面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进程,加大资源保护、森林防火工作力度,创建绰纳河自然保护区,获得一定的生态效益。在可采资源日益减少,木材产量逐年调减的情况下,韩家园林业局积极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使松涛鹿苑、岭珍山产品公司、森立木制儿童玩具厂等一批产业龙头迅速发展壮大,增强了林业经济发展活力。松涛鹿苑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鹿的存栏量已经发展到1000头,并和省药监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医学院等省内外科研单位联合开发纳米鹿补酒、鹿茸鞭口服液、鹿茸鞭胶囊等新产品,年创产值2000万元。以养鹿、养獭兔为主的特色养殖业粗具规模。
在发展经济,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按照“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天人一体”的建设思路,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力度,为职工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局内主干线水泥路全线贯通,方便职工群众的出行;对棚户房区进行彻底改造,改善职工群众的居住条件;新、老局址两个集贸市场翻建一新,改善职工群众的购物环境;绿化、美化、亮化、香化工程全面启动,城镇整体环境面貌再上新水平;大型休闲文化广场竣工落成,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居民饮用水系统改造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林业局工业区居民吃上了水质达标的饮用水;职工群众的工资收入逐年稳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