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第五章 自然灾害

章下序


  一、雹灾
  1919年8月3日,第二区(今克东镇一带)遭受雹灾,毁灭庄稼1/2。
  1927年7月10日,二克山镇一带10余井骤降冰雹,庄稼全毁。各井轻灾农田五、六千亩,重灾1万亩,计1.5万亩。
  1927年8月5日,东乡(今玉岗乡)10个井遭受雹灾,成灾农田面积52010亩。
  1928年5月22日,克山镇东大岗4个井降大雨,有飓风夹冰雹,大者如瓜,小者如鸡蛋,持续两小时,平地冰雹积6寸厚。
  1949年6月,一场冰雹成灾,毁农田禾苗49890亩1956年7月15日,大风雨夹冰雹袭击,成灾农田3万亩。
  1961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遭大雨雹灾,雹粒大如鸡蛋。全县76个大队6万亩农田遭灾,房屋刮倒147间,房盖或房草被揭掉234间,倒塌房屋47间,砸伤7人(死2人),砸死马2匹。
  1962年6月25日,有10个公社1个农场遭受雹灾,受灾农田44266亩。
  1973年7月,先后降6次冰雹和大雨,8个公社42个大队,122个小队和良种场重复性遭灾,成灾农田99437亩。
  1975年8月15日,玉岗公社8个大队22个小队遭受雹灾,雹粒大如拳头,小如鸡蛋,成灾农田17610亩,占播种面积的12.6%,绝产面积4611亩,占成灾面积的26.1%。
  二、旱灾
  1950年6月起,发生燥旱,延续53天,成灾农田面积72000亩,绝产17400亩。
  1951年入春后连续干旱,扣茬地大部分没出苗,扔地51630亩,部分麦田遭虫害。
  三、涝灾
  1953年8月8日,连降大雨26小时,雨量达122.4毫米,乌裕尔河水猛涨,沿河两岸4个区13个村受灾,灾民453户,1397人。
  1962年7月,阴雨连绵,降雨量达347.6毫米,沟河水位猛涨,有18个公社、177个大队遭受水灾,成灾农田15.54万亩。
  1966年6月,连降3次大雨夹冰雹,有9个公社17个大队受灾,成灾农田70858亩。
  1977年7月4日至9日,9个公社77个大队,遭受大雨雹灾,受灾农田14.9万亩,倒塌房屋52间,淹死马、牛6匹(头),猪37口、羊70多只、家禽1500多只,冲走谷草21000多捆,苫房草23000多捆,木材5立方米,损失粮食5100斤,农具16件,水库决口4座,冲毁桥涵9座。
  四、风灾
  1961年7月1日下午4时,骤起西北龙卷风,20分钟降雨25公分,地面冰雹平均达1.6公分,东升公社永力大队三队有79间房屋被揭盖,76间房草被揭掉。润津公社同意大队39%农田成灾,雨停两小时后,尚有大块冰雹重达1.4斤。
  1962年4月16日,刮七、八级大风,并连续降雨,麦田成灾面积10253亩,占总麦田面积的6%。
  1965年7月8日,部分地区遭受七、八级大风和冰雹袭击,有9个公社、69个大队,34万亩农田受灾,毁地2万多亩。
  1981年6月6日,遭受大风冰雹袭击,9个公社、30个大队,70497亩农田受灾。
  五、虫灾
  1956年6月,农田起夜盗虫,全县各地都遭受程度不同的虫灾。
  1979年7月18日,12个公社、53个大队,35000亩地遭虫灾,绝产5000亩。
  六、冻灾
  1968年6月18日,全县范围发生冻灾,各种大田禾苗地表部分被冻死,洼地尤重,成灾面积12.9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