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民政权的权力机构 一、人大常委会
克东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县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它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经常工作,密切同人民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有利于监督本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保证党的方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人代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四个现代化建设。
克东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在1980年5月27日至30日召开的第八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选举产生的。
主任:宋振宇
副主任:赵盛春、王学革、李树林、宋文成、张明经。
委员:丁玉韵、朱岩、吕正库、刘桐林、张淑云(女)、张耀文、房兆忠、金春玉(女)、易保安、罗洪魁、庞桂新。
在1981年7月13日至16日召开的县八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会上选举刘永范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并补选宋兴华、曹振东、薛永江为人大常委会委员。
1983年3月16日至19日召开克东县八届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会上补选易保安为县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陈永增、栾志中为副主任。
1984年4月3日至5日召开克东县九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会上选举易保安为县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陈永增、李占昌、张耀文为副主任。
二、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县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县人民经过选举产生的县一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的职权范围主要是:保证宪法、法律、政策,法令、政令和上级人大决议的贯彻执行,讨论决定本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决定县长,副县长的人选,选举县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每届任期3年。
1946年3月,县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选举成立了克东县政府。之后从1950年4月到1953年6月,先后召开8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在完成普选的基础上,召开了由人民群众直接参加选举的人民代表大会,确定为克东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共召开了六届代表大会,人民行使了当家做主的权力.对全县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做出了相应的决策,推动了全县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加强了政权建设。“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政领导机关一度瘫痪,县人民代表大会也中断了10多年,只是在1967年4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时才召开了一次有代表性的大会,即克东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了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于1980年5月27日至30日召开了第八届县人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克东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并于1981年7月10日召开了八届二次全体委员会议。1983年3月16日至3月19日召开了八届三次代表大会。1984年4月3日至5日召开了第九届一次代表大会,1985年3月2日至4日召开了九届二次代表大会。
克东县人民代表大会历届会议简况
三、普选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规定,本县从1953年8月10日开始普选工作,到11月6日结束。整个普选采取成立机构、拟定计划、提出要求、作好准备、先行试点、分期铺开、按段总结、定期完成的办法。先后共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训练干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调查人口,审查选民资格,选民登记,反复酝酿提出候选人名单。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动员选民参加选举,收集代表提案,召开村镇人民代表大会,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当时普查全县总人口为108992人,有选举权的62026人,占总人口的56.9%。被剥夺选举权的511人,占总人口数的0.5%。共选出村镇各级人民代表1090人,代表当中有工人、农民、工商界、文教、卫生及其他各阶层人员,体现了代表的广泛性。
1980年为了贯彻执行《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搞好县、社两级直接选举工作,在嫩江地区试点工作组帮助和指导下,县级直接选举工作从1980年2月25日开始到5月17日,历经82天时间胜利结束。
这次选举大体经过五个步骤:1.成立办事机构,充分做好准备。县社成立选举委员会并设立了办公室,各基层单位成立选举小组。县委抽调100多名干部(其中副科级26名)组成选举工作队深入基层,共培训了12346名骨干。全县城乡划分164个选区,987个选民小组。2.组织骨干队伍,大搞宣专教育。全县组织了3.7万人参加的选举工作宣传队伍,编写广播稿560篇,办广播专题节目27次,翻印宣传材料12000册,使19.85万多人受到教育。3。严肃认真,周密细致地进行选民登记。通过选民登记,全县有选举权的13.63万人,占总人口的51.1%,不满18周岁的13.27万人,剥夺选举权的48人,停止行使选举权的244人。4.充分发场民主,认真推荐和确定代表候选人。为了使选民充分发表意见,切实保障选民的民主权力,全县按照生产单位和居住条件划分了1712个提名推荐小组。从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协商,既考虑先进性,又照顾到广泛性,在选民提名推荐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了各阶层代表的比例。全县共选出县代表候选人439人,克东镇代表正式候选人197人,公社正式代表候选人2034人。5.实行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全县在选举县、社两级代表过程中,各选区都实行了差额选举。共设中心投票站232处,流动投票箱516个。参加选举人数32833人,占选民总数的97.4%。
这次选举共选出县人民代表234名,其中,男195名,女39名,党员176名,非党58名。各代表阶层是;工人15名,占6.4%,农民126名,占53.8%,干部68名,占29.1%,解放军3名,占1.3%,知识分子16名,占6.8%,爱国民主人士2名,占0.9%;其他劳动者4名,占1.7%。同时选出社、镇代表12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