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土改时期的剿匪战斗

第四节 土改时期的剿匪战斗


  一、击退“曹团”股匪
  1945年12月31日拂晓,股匪500余人,自称国民党东北挺进支队(又称曹团),在头目曹某率领下。分两路串入县城,包围了县政府大院。时值我县大队一、二连正在泰安县(今依安县)剿匪,县里仅有三连250名战士。县长丁子勋、公安局长李涤心和连长张璞,沉着指挥,利用大院网角的碉堡,还击敌人。敌屡攻不进,利用装满柴草的大车为掩护,集中火力攻击县政府大门。县大队奋力还击,战斗异常激烈,傍晚,友邻部队从克山出发,行至宝泉车站,用炮火支援,敌人闻讯,扔下10几具尸体,向拜泉方向逃去。
  二、剿灭“四海”匪帮
  1946年春,一股号称“四海”的匪徒,流窜到千丰区刘小铺一带,进行骚扰破坏。
  一天晚间,县大队接到报告后,派第三连出动马队连夜围剿。部队赶到刘小铺附近,埋伏于屯周围的低洼地带,等敌人出来,予以歼灭。敌人发觉后,企图拚以死战,突围逃命。三连以有利地形,用密集的火力进行攻击,把匪徒人马压在屯内。打死打伤土匪40多人,活捉20余人,侥幸逃命者仅10余人。
  三、追歼“未来好”“北斗”土匪
  1946年3月,县大队骑兵三连,奉命在县城东南一带剿匪。一天接到县大队的紧急通知:靠县东部的通北县境内窜入报号“未来好”、“北斗”,共200多人的大股土匪杀害了通北县政府秘书赵光。命令三连迅速出动,前去支援通北剿匪。连长张璞带领全连战士,沿荒山草道迎匪徒窜入方向围剿。当匪徒发现骑兵三连后,折返北安方向,企图逃跑。三连紧紧尾随猛追,边追边打,当追到北安老头山一带时匪徒慌不择路,陷入深山雪地之中,疲惫不堪。三连战士钳住不放,乘势紧追猛打,使匪徒遭到很大伤亡,最后一直追到海北镇,迫使敌人全部投降。
  附:群众热情支援抗日联军
  王光庆、宋万福为抗联尽心协力
  1941年(康德8年)夏季的一天晚间。抗联第三路军第九支队,在支队长卞凤祥(又名卞靖环)、宣传科长张××和金主任(朝鲜族)率领下,来到山河村东的王家油坊(现昌盛乡山河村)。该屯农民宋万福不仅帮助隐藏队伍,并同本屯倪万山等人给抗联队伍送饭。第二天卞队长托宋万福到东兴屯王光庆小铺买烟卷和食品,打听有没有趟子绒、黄胶鞋和布匹,也准备买一些。王光庆见宋万福拿的是10元大票,联想起前几天村公所召开大户会时,听说抗联队伍从通北下来啦,预感到宋可能是给抗联买的。于是,在没人的时候王光庆问宋万福:“大兄弟,你买这些东西做什么啊?是不是给红军买的?上些日子村公所开会说红军从山上下来啦,你要给他们买说实的,咱们都受日本鬼子的气,我决不走漏消息。"宋见王已识破,态度诚恳,就实话实说了。还告诉王光庆:“抗联对你的为人很了解,还想找你呢”。王光庆说:“你回去告诉他们隐藏好,缺什么咱们想办法给送”。宋万福回来后,就把这些情况向支队领导作了汇报。当天晚上卞队长率领抗联队伍来到了王光庆家,王光庆表示积极支援抗联,态度诚恳、明朗。支队领导经过研究,认为王光庆很可靠,决定在此地建立秘密抗日救国会,委任王光庆为救国会会长,宋万福为联络员,并发给了委任状和一些抗日宣传材料,同时,让王光庆以救国会名义筹集3000块钱。支队临走的时候,王光庆为队伍换了一些鞋,卞队长委托王光庆给刻一个篆字手戳,修一块怀表,弄一个匣枪爪。十几天以后支队又来到王光家,这时王光庆把支1;人上次委托的事都给办好了,并从自己家拿出770元钱,一些布匹等,共计2500元,另外还有常、霍、李等3户各拿出10元,共筹集2530元交给了支队(王怕泄露消息没向群众筹款),给抗联活动以有力的支援。
  后来,卞队长的警卫员朱福臣叛变投敌,供出王光庆、宋万福等支援抗联及其组织救国会的活动。当年8月4日,王光庆、宋万福等被捕,先后关押在拜泉、克山、哈尔滨等地监狱。宋万福于1941年12月14日死于哈尔滨监狱,王光庆到1945年祖国解放才得救回家。
  郭清荣待抗联胜似亲人
  1939年至1940年,郭清荣是霍豁店屯(今昌盛乡宏大村)的一个牌长,他为人老实厚道,寓有正义感。这期间,抗联第六军一师师长陈绍斌(化名石新)曾先后三次来到霍豁店,郭清荣不避艰险,予以热情招待和大力支援。
  1939年(伪康德6年)9月的一天,陈绍斌只身一人来到霍豁店,为两名受伤的抗联战士弄衣服,得知牌长郭清荣为人正直,于是托穷苦人李长义把郭牌长请出来,当面表明了自己的身分和来意。郭清荣见陈绍斌穿的很破旧,说话和气,举止言谈诚恳可亲,立即把他让到屋,并准备酒饭以亲人相待。当晚陈绍斌准备在郭牌长家祝可是这件事被人传出去了,说霍豁店来了土匪,村公所当即派人前来调查,郭牌长隐瞒说,来个找饭吃的,吃完就走啦。不料半夜时花园警察分驻所所长王朝义带1名警察、2个自卫团兵又来调查,郭牌长感到情况紧急,便把陈绍斌安置在郭清运家隐蔽,然后偷偷赶回家,拿出两件衣服和一些豆包,把陈绍斌送走了。
  转年(1940年)正月十五,陈绍斌和另外两名战士又一次来到霍豁店。这时陈绍斌胳膊挂了花。他告诉郭牌长,是在海伦的一次战斗中负的伤,当时他们一共7个人,日军和伪军200来人,打了一下午才冲出来。郭牌长对抗联同志的遭遇深表同情,立即包饺子招待他们。临走时,又拿出叶子烟、豆包和白面馒头相送。
  此后不久的一天晚间陈绍斌:带领5名战士再一次来到霍豁店,还带一个日本人。原来,他们行军到霍豁店北山沟生火做早饭,把几匹战马拴在树上。附近四撮房日本开拓团学校的一个日本校长领一帮日本学生上山打围,看到山上有马,就开枪射击,结果把马给打跑了两匹。陈绍斌带领战士当即下山,一边追一边打,日本人吓得往回跑,日本校长没骑上马,就被抓祝陈绍斌跟郭牌长说:咱们拿这个日本人换我们的两匹马。我写封信,你找人给送去。结果送信人一直到天亮还没有回来。陈绍斌和郭牌长怕出什么事,研究了一个对策:他们假装要把日本人带走,郭牌长和群众跪下佯作为日本人求情释放,这样把日本人给留下来,以便取得县里日本人和警察的信任,免得郭牌长和屯里人受害。陈绍斌等人走向时候,郭牌长又借给他们两匹马。郭牌长准备往开拓团送日本校长的时候,日本人和警察蜂涌而至,在村头支上机关枪,就要开火。有人见事不好,跑出来报告说抗日联军已经走了。日本人进屯后,大家又告诉他们怎样为日本人求情,抗日联军临走时抢去两匹马。日本鬼子信以为真,把日本校长带回去,狠狠地打了一顿。这样霍豁店群众避免了一场灾难。后来郭清荣招待、支援抗联的事终于被查觉,郭清荣被警察署抓起来,蹲了6个月监狱,险遭敌人杀害。
  茹大娘冒险救忠良
  1945年(康德12年)夏季的一天夜晚,抗联三军某部侦察排长赵忠良从北安越狱,跑到克东县玉岗村短岗屯(今新农乡民生村四组)北草甸子隐藏起来。第二天晌午。赵忠良趁着人们吃午饭的时候,走进短岗屯(20来户人家的小屯)一个小马架。这时,贫农茹大娘正在外屋忙着起干粮,屋里有几个换工铲地的人在吃饭。茹大娘看到进来一个20多岁,身穿黄军装的生人,赶忙让到屋里,刚想问活,赵忠良却笑呵呵地向茹大娘摆摆手。等外人吃完饭都走了,只剩下茹大娘家人时,赵忠良才如实地讲了自己的身分和越狱潜逃等情况,请求茹大娘帮助。茹大娘是穷苦人,为人善良,待人忠厚,富有正义感。她一家5口人,丈夫已经50多岁,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媳。租种本屯地主常志义(外号常三麻子)几垧地,勉强维持生活。她对日伪统治和汉奸地主的压迫剥削早已恨之入骨。虽然她知道隐藏抗日联军让日本人知道不得了,但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即炒了一盘鸡蛋,热情招待了赵忠良。饭后,赵忠良和茹大娘商量,想换套衣服(赵穿的是黄军装,衬衣还有血迹),可是茹家没有多余的单衣,茹大娘就到别人家借来单衣给他换上,并让儿媳给洗衬衣,又把换下来的军衣藏到园子地里。晚间,茹大娘把赵忠良领到屯北刘贵看瓜窝堡里,她对文U说,赵是从黑河逃出来的劳工,没有证明书,在这住几天。大娘怕夜间冷,还给赵忠良拿一件棉袍。这以后,茹大娘天天以出去采野菜为掩护,风雨不误地给赵忠良送饭,还尽量给做点好吃的。后来,外边的风声越来越紧,日军到处张贴布告,派出大批警察特务搜捕赵忠良和同时越狱的于天放。赵忠良同志为了尽快与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脱离险境,要茹大娘给找个可靠的人去克山县留置场送信。茹大娘怕出事,决定自己亲自去,赵忠良把信写好并划了路线图,告诉她接头联系暗号。茹大娘家里没线,现借的路费,把信和地图让儿媳妇给缝在衣服里,临走前还煮了一些鸡蛋给赵忠良送考。一切安排妥了之后,茹大娘才动身去北安,准备坐火车去克山。可是,茹大娘在北安火车站候车时,短岗屯的张玉文(外号张花马)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并撒谎说:“有人来救赵忠良了,他让你回去呢。”茹大娘一时拿不定主意,便跟张玉文一同返回来了。等到家一看,情况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原来赵忠良去瓜窝堡隐藏时,已被恶霸地主常志义的狗腿子常国杰暗中监视上了,并向常志义报告了此事。就在茹大娘去北安的当天上午,常志义忙派张玉文去追,把茹大娘骗了回来,并把茹大娘的丈夫茹珍找到他家,连打带骂。常志义一面派人监视赵忠良,一面派人监视茹大娘一家。第二天清早,派狗腿子常国杰骑快马到北屯向正在进行搜捕的特务、警察关亚光、王维州告密,关、王二人带领棒子队包围了瓜窝堡,将赵忠良逮捕,并立即送到北安省警务厅,不久惨遭日寇杀害。同时将爱国群众茹大娘和她的丈夫以及看瓜窝堡的刘贵等人也传到北安省警务厅,进行审讯和严刑拷打。由于茹大娘拒不承认,才被释放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