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科技活动

第二节 科技活动


  一、科普宣传
  50年代,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县科协利用广播、讲座、讲演、参观、现场会等形式,开展了科普教育工作,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土法上马、土洋结合”,“树立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等口号鼓舞下,掀起了人人学科学、全民办科学群众性的技术革命热潮,取得了一些初级技术成果。据1959年5月统计,工业方面改革工具138种,19285件;农业方面改革农具238种,30336件,医疗卫生方面,开展了除害灭病的群众运动,采取了一些预防和治疗措施,基本控制了多年来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克山脖、“大骨节”、“甲状腺肿”、“淋巴腺结核"等地方病和传染病,还试制出54种新药。
  60年代的1g61年,科技部门根据克东县境无霜期短的特点,编写了《防霜技术资料》,对本县农业生产利用自然规律,防早霜、夺丰收起了很大作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普工作曾因科委机构一度撤销而停止。
  70年代,科普工作以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种田为主要内容,宣传推广了小麦平播密植,大豆满垄灌,玉米单株密植或一埯双株、一掩四株等种植技术。据1973年末统计,全县科学种田面积达10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80%以上。一些小区试验成效显著,金南公社权力大队干部试验田,玉米亩产达1558斤;团结(今昌盛)公社翻身大队第七生产队科研小组试验田,高粱亩产达881斤;县、社、队三级干部试验田(在永丰二队),大豆亩产550斤。这些科学试验成果的涌现,为我县群众性的科学试验活动打开了局面。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科委、科协等机构的加强,基层科普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全县12个公社普遍成立了公社科协和农科站,生产大队建立起科研室,在全县范围内基本上形成了农科网。1978年至1985年,先后建立起农业、农机、林业、水利、畜牧、电子、建筑、教育、医学、中跃、药物、护理、饮食烹饪、农经、质量等15个专业学会,拥有会员730名。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学科学、用科学热潮的蓬勃兴起,根据农村各种专业户、重点户的需要,科技部门采取各种形式开展了科普工作。
  第一、通过学会宣传科学知识。1978年至1984年各学会共举办科普讲座45次,参加听讲2250人次;办科技训练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60期,参加6000人次。1985年,县科协组织科普讲师团42个,科学致富报告团4个,把科学致富的办法宣传到千家万户。乡镇科协举办技术培训班66期,参加学员达23560人次。
  第二、利用广播宣传科学知识。科协与县广播站合办《科学与生活》节目,播出科普文章155篇,科普咨询文章50篇。
  第三、开展集市科普活动。把省科游发来的多种经营的经验图片和县养兔能手的经营图片共60幅,在市场上进行宣传,参观人数达5000多人次,销出科普小册子1000余册。
  第四,出科普画廊3期。举办科普展览4期。
  第五、办科普简报6期,发行900份。转发省科技报360份。编印科普小册子7500册。
  第六、放映科技电影1200场,观众达69400人次。
  二、科技交流
  全县各种专业学会成立后,相继开展了科技交流活动,到1985年共召开学术活动会45次,参加人数达1970人次。撰写论文219篇(其中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5篇)。
  积极开展了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各学会的科技工作者,为各级领导提出技术建议158条,向工农业及其他各项事业提供科技服务217次。有16项技术建议被有关单位采纳,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成效。县科协派两名干部到名山公社龙泉大队蹲点,搞了两个课题11个项目的示范,其中大豆45公分平播垄管,获亩产410斤;玉米15亩,亩产715斤,谷子15亩,亩产427斤;高粱15亩,亩产715斤。从而使广大社员对靠科学增产,靠科学增效益,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做得了,增强了劳动致富的信心。截止1985年科技示范户发展到2115户,其中科协联系户12户。
  三、科技情报
  1978年以来,县科委已与全国430个市县建立起科技资料情报联系点,相互交流科技情报。还建立起科技资料室,备有各种科技图书5000册,各种科技资料文献1100份,各种期刊160种、为科技人员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围绕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县内还组建了科技情报网,有专兼职情报员64人,情报联系户193户。同时,为了指导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印发了11万多字的“多种经营技术资料选编》3895册。
  四、科技市场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外地科技成果,也迅速广泛用于本县经济建设。1984、1985两年,克东县参加全国、省市科技成果交易市场5次(计2500人次),交易成果共20项,达成交易额56万元。同时与8所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横向联系。例如,水泥厂从河北省自动化研究所引进生料配料微机;农机修造厂与省农机研究所共啊研制12马力折腰转向自带拖斗农用小型拖拉机;电子设备厂从船舶工程学院、省科技大学引进及共同研制风力发电、正弦波逆变器、花岗岩定名仪;红旗机械厂从省机械研究所引进薄铁大60暖气片制作技术等,对振兴克东经济均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