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防震工作

第五节 防震工作


  一、机构设置
  1975年在科委设1名专职人员,负责全县地震工作。1976年成立防震抗震指挥部,同年5月正式成立克东县地震办公室,编制4人,其中主任1名,助理工程师2名,技术员1名,1985年人员增至5名。经费出省地震局下拨。截止1985年末有办公室2间,观测室1间,600平方米宏观测报站1处,有业余观测员100名,初步形成了专群结合的防震队伍。
  二、地震测报
  克东县地震测报工作是1975年开始的,并于同年8月拨款15000元,在城内兴建120平方米砖瓦结构的测报站。站内设有同性和异性极土地电,有专人负责测报,开展防震测报工作。
  1980年对全县群众性的测报点作了调整。确定了微观点,有克东县第一中学、金南公社中学、玉岗公社中学、爱国公社中学、第二良种场等5个单位。宏观点除测报站以外(鸡、鸭、鹅、兔),还有克东气象站(大口井),克东县第二号自来水井(深水井)等2个单位。到1985年业余宏观测报点增至22个。微观测报手段有地应力2台,地气味测试仪1台,水电导1台,水氡2台,行为自计1台,为准确无误地完成预报任务,县地震办的工作人员,查阅了大量古今中外的资料,经过7个月的努力,于1983年7月研制成功了“地气味监测仪”和“射线综合测试仪”。宏观实现了自动记录,为黑龙江省首创地震前兆捕捉地震信息开辟了道路。1984和1985两年连续被评为地(市)先进单位。
  全县测报点除5个微观点由县地震办公室按月补贴部分工资外,其余各点都是业余的,年终奖励性补贴一次。

  克东县地震情况表
  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