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959年
1958年-1959年
1958年
3月4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41632名军官集体转业到虎林地区,连同原铁道兵在虎林地区的转业干部550名,共有转业军官42182名。
3月22日 县协助铁道兵农垦局,在县属各乡为4200多名转业军官安排住房。
3月23日 县直机关81名干部下放农村劳动锻炼。
3月28日至30日 召开中国共产党虎林县首届二次代表大会。
4月21日 柳圣一任中共虎林县委第一书记。
4月 在虎头建立国营八五一农场。
5月20日至22日 召开虎林县三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5月 建立地方国营酱菜厂。
7月25日 全长109公里的密虎铁路已于7月20日胜利地修复到虎林车站,并正式通车。
8月11日 县委在和平乡进行建立人民公社的试点。
8月 自1月开始的公私合营、手工业、小商贩、工程队、农村经销代销店、大车店、狩猎队、散医、兽医及未参加一、二批肃反的职工及常年临时工的肃反审干工作结束。
8月31日 由县委统一编成5个工作组,分赴各乡协助建立人民公社。
9月15日 全县除9月7日已建成虎林镇、义和、杨岗、庆丰、和平5个人民公社外。又建立了友好、独木河、安兴3个人民公社,实现了全县人民公社化。
9月 县建立了132人的炼铁厂,共建3立方米小高炉2个,矿石取自宝清县尖山子。
10月16日 在农垦部长王震的主持下,召开了铁道兵农垦局党委、虎林县委、饶河县委联席会议,研究建立虎饶县联社的规划。
11月20日 铁道兵农垦局党委、虎林县委、饶河县委联席会议决定:虎林县及其所属的8个人民公社、饶河县及其所属的3个人民公社、铁道兵农垦局及其所属的14个农场、密山县的裴德区、宝清县的一部分合并,成立铁道兵农垦局、虎饶县人民委员会、虎饶县人民公社实行政、企、社合一的体制和全民所有制工资制、集体所有制的分配制度。虎饶县共计成立16个人民公社。其中全民所有制的有八五○、八五一、八五二、八五三、八五四、八五八、八五九、青山、密山、金沙、青年农场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的有杨岗、东风、和平、太和、虎林镇人民公社。
11月26日 铁道兵农垦局机关由密山镇北大营迁来虎林镇。
12月25日 第五次局、县党委全体会议决定:将虎林地区人民公社的17个作业区(同和、连山、富荣、富裕、安兴、仁义、和平、仁爱、忠信、三林、忠诚、爱民、友好、独木河、大连、兴华、凉水)及清和作业区的一、九生产队,统一划给各所在地农场。定于1959年成立接交小组,正式办理手续:
12月29日 虎林至迎春铁路通车。
是年 虎林中学建高中部。
△ 成立虎林县养路段(后于1971年改公路管理站)。
1959年
1月16日 原虎林县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经过13个月结束,划右派54人。
2月13日至20日 召开中国共产党虎饶县首届代表大会。
3月18日 建立虎饶县档案馆。
4月16日 农垦部长王震来垦区视察工作。
5月27日 虎林镇、东风、太和、杨岗4个人民公社的党员、社员、妇女、青年的4个代表会议的代表,统一集中到县开算帐会,解决“一平二调三收款”的问题。
5月 王景坤任虎饶县县长。
6月 苏联伊曼市中苏防火联络站代表一行9人,来虎头八五一农场访问。
6月下旬至7月30日 因连续降雨,山洪暴发,穆棱河水出槽,乌苏里江水倒灌,全县被江水淹没耕地18541亩,内涝约349105亩。
7月8日 垦区开始接收山东省烟台、聊城专区及莒南、曲阜、梁山县的支边青年,至9月结束。共接收34804人,其中男20814人、女13990人。
7月15日至19日 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虎饶县首届代表大会。
8月10日 经地委批准:原虎林县的杨岗、东风、和平、太和、虎林镇5个人民公社过渡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
8月23日至27日 召开虎饶县首届妇女代表大会。
9月中旬 虎林镇、东风、太和、杨岗4个公社的党员、干部两个代表会议的第二次会议,集中在虎林镇召开,县委宣布了关于5个人民公社(包括和平人民公社)并入国营农场采取的形式。杨岗人民公社并入密山农场,命名为杨岗分场;太和人民公社(除正义管理区)并入八五○农场,命名为太和分场;东风人民公社全部划归局直试验农场;和平人民公社的新乐、跃进、兴隆、新民4个管理区划归虎林镇,其余全部划归八五八农场,成立一个分场;虎林镇为人民公社,包括虎林镇人民公社的全部、和平人民公社划入的4个管理区和太和人民公社划入的正义管理区,成立虎林农场,为县直属农场。
11月13日至19日 召开中共虎饶县首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11月下旬 在全县开展贯彻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精神的整风运动。
11月25日 黑龙江铁道兵农垦局改称牡丹江农垦局。
12月18日至22日 局、县党委召开虎饶县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先进集体代表111个、先进个人代表379名。
是年 成立虎林县电影发行站,向70个单位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