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集体工业 集体所有制企业是本区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伴随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壮大起来。解放初期,一九四六年有木器、铁业、毛皮、被服、修表、刻字等个体劳动者16户,从业人员27人。一九五二年个体小手工业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自愿参加生产合作社,同年二月组建木业生产合作社,现第一付食品商店西侧。八月组建铁业生产合作社,现天桥商场路南。两个集体所有制企业,共有18人,社员个人集资 1,230元。一九六○年铁业社与木器社合并改名通用机械厂转为地方国营工业,厂址在现萨尔图电影院东南第二粮店处。一九六一年成立钟刻社,以后相继成立皮革生产合作社、被服生产合作社、木业生产合作社、喇嘛甸铁业社、薄(自)铁生产合作社。一九六四年全区有 8个集体核算单位:萨尔图铁业生产合作社、萨尔图木业生产合作社、萨尔图被服生产合作社、萨尔图皮革生产合作业、萨尔图薄铁生产合作社、萨尔图钟刻社、喇嘛甸铁业社,职工总数282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30人,工人252人,有资产34万元。一九六五年元月区集体工业归安达特区所属。
一九六八年接收手工业联社及其所属铁业生产合作社、木业生产合作社、皮革生产合作社、被服生产合作社钟表刻字生产合作社等 5个集体企业。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各社均成立革命委员会,年末职工总数达480人,年产值 215万元。一九六九年成立修鞋社(由钟刻社修鞋组演变而来)。这时,红旗镇共有6个集体企业。职工总数为546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13万元。一九七一年根据轻工发展的需要,成立手工业联社材料站,经营木材、钢材、电器、化工等25大类,1,500个品种。年末有7个集体企业单位,职工总数840人,完成工业总产值517万元,实现利润37万元,有固定资产净值39万元。一九七五年根据大庆革命委员会决定,手工业木器生产合作社、手工业铁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阀门厂、手工业皮革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被服生产合作社、手工业钟表刻字合作社、手工业修鞋社、手工业材料站 8个集体企业单位,划归大庆轻工局。
一九七七年建立砖厂,有职工12人。一九七八年经区委决定将砖厂划归工程队(为附属厂)。一九八○年接管轻工局所属的机械厂、木器家具厂、福利厂、钟刻无线电眼镜修配店、修鞋社5个集体企业单位。一九八一年修鞋社由于领导不利,职工老弱病残, 经济亏损下马,人员和资产合并到福利厂。
一九八○至一九八三年企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