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为油田服务
第六节 为油田服务
萨尔图区所有商业网点,都是在油田的开发和建设中诞生、发展起来的,也都是为油田生产服务的。在这里只重点地介绍一下萨尔图区第一副食品商店 (1984年冬初迁入天桥商场与二百、妇婴合)职工为油田生产服务的概况。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第一副食品商店从第一百货商店分出,进行独立核算,连续 7年,组织职工开赴石油生产前线,直接为前线石油工人服务。那时条件很差,前线不通车,职工们就身背花篓,奔赴前线,与前线石油工人同吃同住。石油工人下班,他们热情周到地为石油工人服务:卖货理发;石油工人上班,他们为石油工人拆洗被褥,缝补浆洗衣裳。夜间却睡在“没穿衣”的活动板房或帐蓬里,年岁大的睡在桌子上,年轻的睡在铺草的地上。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第一副食品商店组织了20名同志,带着15万余元的货物,开赴“六路进军大会战”——喇嘛甸前线,为前线石油工人服务40天。这20名职工还捐出布票和钱,为遭受水灾受到严重损失的前线石油工人做了20套里处三新的被褥。
一九七五年春天,第一副食品商店部分职工开到南十路前线,为石油工人服务60天。
一九七六年深秋,第一副食品商店部分职工,开往高台子前线,为石油工人服务100天。
此外,第一副食品商店的职工,每逢年三十和正月十五,还为前线石油工人送饺子、送元宵。赵玉芳同志为了给前线石油工人服务,连续几年都没在家过年。有一年,富有珍带队到前线服务,而老伴却住了医院,领导和同志们劝她回去,可她只到医院探望了一下,当天又返回了前线。
那时,生活和工作都很艰苦,工资少,还没有奖金,到前线服务,也无补贴。可职工同志们却干劲十足、热情周到、任劳任怨地为前线石油工人服务,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甩掉我国贫油的帽子,为的是多出油。当时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