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劳动科沿革
第十章 劳动工资
第一节 劳动科沿革
一九五八年,萨尔图镇和红色草原牧场合并,成立安达县红色草原人民公社。一九六○年下半年与红色草原牧场分开,成立安达市萨尔图区区政府,下设劳动科。科长(李洪发) 1人,科员5人,位于区第二小学对门轻工局住宅楼处(原三区政府院内)。
一九七三年八月,成立萨尔图区筹建领导小组,劳动科改为劳资组,归红旗镇生产处管。劳资组的编制为1人(崔广仁),主要负责全区的劳动调配,工资和统计管理。
一九七四年,劳资组又改为劳动科,编制为二人(崔广仁、吕凤亭)、除负责上述事项外,又增加了一项知青安置工作。
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六年,劳动科的编制为 3人,其中负责人1人(杜文彬),工作人员2人,主要负责全区的劳动调配、工资、统计管理、知青的安置工作。
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八年,劳动科的编制为3人,又增加了工人管理、档案两项内容。
一九七九年劳动科的编制为6人,负责人2人(赵书申、肖永福)、工作人员 4人,工作职能未变。
一九八○年劳动科的编制为8人,科长孙跃勇、副科长刘育才,工作人员6人。主要负责全区的工人管理、劳动调配、工资、统计、定额、档案、知青安置和家属劳务工作。
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二年,劳动科的编制、工作职能未变。
一九八三年劳动科编制 9人:副科长1人(刘育才),工作人员8名,业务职能未变。一九八五年三月,刘育才提升为劳动科正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