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教师队伍
第七节 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提高:
为了使教师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业务水平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提高。
在政治上:认真组织中小学教师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五年组织教师学习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杨治周班主任工作经验,开展学雷锋活动,进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教育。
粉碎“四人帮”后,党和政府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抓得很紧。在政治上: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重视在教师中发展党员,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三年,萨区教师有 7人入党;在思想上:组织教师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了教师对培养人材与四化建设关系的认识;在经济上:除两次(一九七七年、一九七九年)正常调资外,又给老师普调了一级工资(一九八一年),对工资太低的和贡献大的调了两级;在业务上:萨尔图区建立专门组织辅导机构,负责组织教师的学习和开展教研活动。从一九六二年开始,安达市教师进修校就派教师到安达市第二小学校(现区二小学)办初师数学、中师语文函授班,每周定期授课。一九六四年办两个班,学员40余人,获得单科结业证。一九七八年以来,区教育科组织教师到哈尔滨、长春等地学习外地教学经验,请哈尔滨进修校的老师给我区教师讲课,同时,还组织各校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讲课,相互交流,推动业务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九八○年,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后,有了专门培训教师的机构和场所。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五年,我区在教师培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学教师参加高函学习的有 189人,一九八三年已毕业47人,占中学参加高函学习教师总数的25.3%。萨区对培训中、小学教师,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函授与业余面授学习。小学八○届中师业余面授班二个,学制五年,学员131人。八四届中师业余面授班3个,148人;八四届中师业余面授预备班4个,240人。中学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参加省、市级的高函、电大、刊大学员189人,一九八五年,尚有40人。
二是脱产学习。小学办八一届离职班一个,学制二年,学员24人,八三届离职班两个,学员66人。一九八三年末,中学教师在本市、外地参加离职学习的有14人,一九八五年,都已毕业。
三是教材过关。中小学教师参加教材过关,主要采取三级培训网的办法。小学的三级培训网是:小学校、中心校、进修校,层层抓教师的培训工作。从区属各校请32名教师讲座42场次,出综合练习题 255套,对教材做到段段清。中学的三级培训网是,学科组、中心教研组、进修校,分别帮助应过关的教师过关。一九八二年十月省第一期汇考,全区中学有87名、小学有86名教师汇考合格。一九八三年九月省第二次汇考,全区中学有329名、小学有393名教师汇考合格。中小学汇考合格教师722名,占迎考的95%,两次汇考均以80分为合格,而我区小学教师汇考取得数学平均90.2分、语文平均91.5分的好成绩。
四是集中学习。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集中学习,请北京、天津等地的教师讲课,假期集中编写制定教学计划,有80%的教师参加集中学习,为讲好课j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五是培训干部。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市教育学院组织中小学领导干部定期集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科学理论。区教师进修学校重点培训小学领导干部。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三年,每年办两期干部培训班。每年20人,共有80人参加培训。一九八三年,我区从中学和中心校选出9人参加大庆干部培训班,学习3个月,已毕业回到本单位工作岗位。通过培训,提高了全区中小学干部的素质,进一步加增了学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