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解放前后卫生概况

第四章 卫生

第一节 解放前后卫生概况



  一、解放前卫生概况

  萨尔图区原是一片荒原。一九○三年开始有人定居。伪满时,镇内只有二百多户人家,镇外有四五十个自然屯。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在民国期间,无人过问,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侵略者视人民如草芥。无论民国或伪满,萨尔图都没有单独设置卫生行政管理机构。民国时期,对萨尔图的中、西医考试,中西药商店开业、环境卫生、饮食卫生、服务行业卫生等工作,全由安达县警察署卫生警察主管。伪满时沿用此制。

  萨尔图在解放前没有公共卫生设施,只有几家药店,以卖药为业,只有几个坐堂医生,多为中医,举例如下:民国十三年(1924)有白守礼独资经营的“志合利”药店,经营中西药,以中草药为主,坐堂先生为王继周;民国十九年(1930)有王瑞海私营的“福隆长”药店,以卖中草药为主;伪满大同元年(1932)有蒋蔓麟开的“瑞生德”药店,经营中药,坐堂先生为阎德朴,还有“瑞林祥”药店,坐堂先生是王继周,郑玉亭;康德元年(1934)有费荣廷开的“槐三诊疗所”,是西医外科;康德七年(1940)有曹振东独资经营的“同堂”药店,在上述药店中经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药店是“志合利”药店,不仅有草药三百多种,还有西药百十种,并能制丸、散、膏、丹30多种。

  解放前萨尔图没有医院,只有上述几家药店和一个诊疗所。广大农村,百八十里找不到一个医生。更由于药价昂贵,能就医用药的人,实为少数。巫医神汉便乘机迷惑群众,骗财害命,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卫生知识,迷信落后的人们,只有求神问卜,烧香许愿。他们供奉胡黄二仙、眼光娘娘、观音菩萨、天地神、灶王神……日夜叩请神仙保佑,消灾除病。一旦有人得病,便去找人跳神问卜或讨“神药”,或向偶象烧香叩头,求其保佑早日病愈,常常弄得人财两空,又由于日寇在东北各地大搞细菌试验,造成鼠疫、霍乱等急性传染病到处蔓延。眼看着人们在街上好好地走着,却突然倒地,立即死亡。当时安达县就有个日本帝国主、义的细菌试验场,常拿共产党人和抗联战士做细菌试验。至于当地多年流行的麻疹、天花、克山病等传染病也很严重。还由于当时的人民多数迷信落后,卫生条件又极端恶劣,妇女儿童的生命更难以保障,妇女产后,死于大流血,破伤风的大有人在,当时妇女分娩,只是在土炕上铺些草,垫几块砖,连炕席也不准铺,这是旧社会的迷信规矩。总之,解放前由于日伪反动政府草菅人命、巫医神汉骗财害命、人民贫困落后,致使各种疫病流行,死亡惨重,常常是田园荒芜,哀鸿遍野。

  二、解放初期卫生概况

  一九四六年三月萨尔图解放,解放初期,萨尔图区没有公共卫生设施,只有四名中医,各自行医。其中曹振东本家有药铺;郑玉亭、王继周在家看病,挣诊费,患者到“志合利”药店抓药,王文彬从一九四八年五月份开始在“志合利”药店,坐堂行医。当时萨尔图镇内有七百户左右人家,镇外有四、五十个自然屯,方园二百多里,东南至卧里屯,西北至喇嘛甸子,东北至现在的团结村、张家烧锅,西南至马鞍山、八百垧、张铁匠,当时这一带的医疗工作,基本上由这四位中医担任,这时萨尔图区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了主人,生活水平空前提高,改变了解放前极端贫困的面貌,党又及时对人民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破除了迷信,打击了反动会道门的气焰,制止了巫医神汉的骗人勾当,因而萨尔图区的卫生面貌大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