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医药
第六节 医药
一、中 药
中国的草药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宝贵的医学遗产。
中草药起源很早,古书中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中草药原先大多是采用新鲜植物捣碎使用。随后为了更好地发挥药效和便于服用,渐有药物修治。
解放后党和人民群众非常重视中草药的医疗作用,一九五八年毛主席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现在我国的中草药,不仅能够自给,为中国人民解除病痛,而且还能大量出口,支援世界各国人民的医疗工作。
目前,我区院、所、临床常用的中草药有三百五十多种,我地区可采集的中草药有:甘草、板兰根、大青叶、防风、知毋、黄芹、柴胡、车前子、地丁、蒲公英等四十余种。
二、西 药
西药是药物种类里的合成药,十九世纪初期开始将生药的有效成份提出纯品如吗啡、咖啡因生物硷。后来也能把结构复杂而性质往往不稳定的化合物提纯出来,如维生素、激素、抗菌素等。
解放前大量西药主要靠外国进口,解放后主要靠自力更生。过去完全依赖进口的几种重要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以及麻黄硷等,现在不仅能自产自给,还能出口。
我区医院在一九七七年——一九八一年末,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油田职工家属的身体健康,曾自己动手,自制出茶硷注射液、消炎 1号、大蒜注射液、消炎2号、204溃疡丸、甘草合剂等等药物。还配制了各种液体 209,800毫升,生产5%葡萄糖注射液 500瓶,生理盐水1,200瓶,……。
三、药 政
药政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药政工作既负责贯彻执行药政管理的有关法令、条例、规章和制度,并有权检查、监督各医院、各卫生所的药品质量和使用情况,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药品,严防浪费。
一九八一年,国务院发出加强医药管理的决定后,我区曾组织各医院、所的负责同志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强调各单位要严格管理药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加强对毒、麻、限剧药品的管理,制定了药品入库盘点、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消等细则,下发了《医疗药品统一管理细则》,一九八二年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药剂士工作条例》,组织院、所成立药品管理委员会,组建十四个管理委员会,共70人,使全区的药政工作走上正轨。同年发下了《药品统一管理补充细则》,全区组织了64名医药人员,分析处方14,000枚,写出了12份处方病例分析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学术资料。同年共清理了1,325种积压药品,价值56,284元。同年还抓了药品和其它医疗收费工作。全年评出先进单位五个,物价先进个人六名。
一九八二年全年调配处方:
西药:1,701,396枚,清理药斗9,421个次,
中药:587,695付,煎煮中药:484付,
制剂品种:68种,加工炮制中草药:1,294斤。
一九八三年,我区药政工作主要是加强各种药品管理,并对积压药品和医疗器械做合理调配,具体作法如下;
(一)重点抓了饮片的质量管理。我区中药严格把住了不经挑选不入斗、不出售的关,投出药品实现无虫蛀、无杂质、无霉烂和泥土。全区共筛选出中药二百五十种,达11,213斤。炮晒中药20种,达700斤。全年共投中药处方213,230枚。
(二)贯彻国务院(1979)144号文件,淘汰了一批疗效不好或因其它原因不宜使用的药品。全区共淘汰127种药品,金额达77,817元。
(三)进一步加强对毒、麻、限剧药的管理。
(四)对积压药品和器械进行合理调配。
(五)贯彻物价政策,做到合理收费。各单位配齐专兼职物价员。
(六)加强对市场游医药贩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