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章 奇闻轶事(一则)

第七章 奇闻轶事(一则)



萨尔图的枪声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三日,在滨州线上的萨尔图车站。

  夜幕茫茫,寒星闪闪,北风刺骨。在这个五等小站的值班室里,二十二点的钟声刚刚响过,站长李振东拎起号志灯出去接西北来的一列客车。

  列车进站了,李站长感到今日反常。往日这次车下人顶多十几个,职工、家属、附近的住户,他大都认识。可今天却呼呼拉拉下来有百八十。从车左边下,车右边也下。有的穿着日本军用旧大衣;有的穿着长袍,扎着腰带,有的带着狗皮帽子;有的带着四喜毡帽。这么多生人,都是千什么的?从哪来?上哪去?列车开出后,这些人成帮结伙往北边有几家人家住的地方去了。李振东布置当班职工注视这些人的去向,转身进了值班室,急忙打电话把情况告诉给养路工陈志明。陈志明在大别山区打过游击,懂军事,有战斗经验,是负伤后转到铁路来的。接着又打电话把情况告诉给赵宏明。赵宏明当过国兵,也有战斗经验。这两个人都是八路军军事代表徐超同志来时,成立铁路工人护路自卫队的骨干。李振东是队长。他俩是副队长。三个人来到一起,细心分析了敌情,马上召集全体护路队员,二十几个人分划三个战斗小组,带上枪支弹药,做好战斗准备。

  在入冬前护路队员军训时,李振东就得知情况:齐齐哈尔方面有一股二百多人的土匪,要往东来,经过萨尔图去安达。这里搞军训,土匪不能不知道;有枪枝,土匪看着也眼红。老李早就有这个警惕,今天看情况是事到临头了!

  车站运转室为指挥部,李振东任总指挥,领八名队员防守;陈志明领八名队员去南头扳道房,堵截敌人去路,赵宏明领十二名队员到家属区打外围,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过了一会儿,担任瞭望的站务员刘延岭报告:“北边有人!”李振东一口把煤油灯吹灭,说了声;“准备战斗!”黑暗中,人们向窗外望去,影影绰绰,有几个人猫着腰,向车站这边蠕动过来了…… 

  站务员刘延岭报告有敌情,黑暗中,果真有人摸过来了。敌人见运转室灭了灯,知道是有了准备,不由砰的一声,开了一枪,想把这里的人镇住。枪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可怎能镇住武装起来了的人民铁路员工!

  没有经过战斗的站长李振东,听到枪声,心里紧张起来。可他没有忘了他总指挥的职务急忙摇动电话,拿起听筒,和东头扳道房要通:“老陈,听到枪声没有?”老陈镇定地说。“听到了,告诉同志们不要惊慌,沉住气,敌人先开了一枪,说明他们心虚,也是在探听咱们的火力方向,咱们先不要开枪,够射程再打!要集中火力,才能把敌人压下去。”刘延岭在一旁补充说;“听声音,敌人拿的是手枪,打咱们的射程还够不上?咱们长枪,比敌人占优势,可一定看准目标才能打,弹不虚发!”“对,让刘延岭把住窗口!”老陈在电话里当上了参谋。

  李振东摸准了敌情,做好了战斗准备,急忙打电话向齐齐哈尔铁路局昂昂溪分局报告。军事代表骆刚同志听了汇报,指示他们:“一定要守住车站,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牵制住敌人,我们马上派部队增援!”老李把八路军增援的消息,马上传达到三个据点,自卫队战士们深受鼓舞,我们有强大的人民子弟兵队伍做后盾,就不怕任何敌人!

  敌人开了一枪之后,见我方没有动静,可能以为我们被镇住了,停了片刻,连喊带叫,一窝蜂似的冲了上来。把守窗口的刘延岭和大老王、小张早已把子弹推上膛。刘延岭看准了目标,说了声:“打!”三枪齐发,啪!啪!啪!啪!啪!啪!子弹带着火光射向匪群。敌人错误估计了形势,没料到遭遇这样猛烈的阻击,霎时间,一乱了营,象热锅上的蚂蚁,被打得滚的滚,爬的爬,退下去了。可是,敌人没有死心。北面攻,攻不上去,便向东转移,偷袭。

  在东扳道房,久经战斗风霜的老兵陈志明正警惕地向这边张望。工人自卫队员们早已把枪架在了门窗上。

  陈志明监视着敌人,一看已进入射程。“打”!一声令下,又是三枪齐发。走在前边的敌人听到枪声,如惊弓之鸟,调头就跑;后面的也立时趴在地上了。这时,运转室李振东那边,枪又响了起来。匪徒们受到了两面夹击,顾头又得顾腚,向两下开火。密集的子弹乱射,竟有一颗子弹钻进一自卫队员的枪筒里,枪打炸了,由于枪筒探出窗外,人没伤着。剩下的两枝枪不住向敌群猛射。

  敌人要攻下运转室,也来个集中火力向西打,发起了第三次进攻。运转室里的李振东,经过两次战斗,此时虽怀有紧张心情,但神态却又十分冷静。他告诉队员们一定要沉住气,看准目标,别浪费子弹。这里的枪声停止了。匪徒们以为这里的子弹打光了?还是认为要守不住车站弃室逃走了?便直起腰,大摇大摆,吵嚷着冲上来了。哪想到,这正是老李设下的诱敌深入之计,匪徒们进入到二百米以内,这里的枪声又响起来了。嗖嗖的子弹一发连一发向敌群射去。敌人又撤退了,扔下了几具尸体。稍顷,匪徒们又开始第四次进攻,又被压了下去。片刻,整个萨尔图站鸦雀无声。

  运转室里,站长李振东正打着电话向分局报告战斗情况;自卫队员们清点着子弹,只剩下二十一颗了。队员们正紧张,老李放下电话说:“增援部队已从泰康站开过来了!”人们振奋起来,心里有底了。大老王说:“咱们再坚持三十分钟,大军就到!”还能坚持三十分钟吗?只有二十一发子弹,向窗外一看,敌人又摸上来了!开枪不?子弹打一发少一发。就在这紧要关头,车站里的俄籍站员沙骆夫和日籍站员山田拎着两颗“炸弹”过来了。大家一看是灭火器!好啊,把它用上!敌人来到近前了,灭火器冒出白雾向敌群喷去;剩下的几颗子弹,弹弹命中,敌人又退了下去。就在这个时候,西北方向响起列车声,冲锋号声和枪声,残匪们如丧家之犬,向北狼狈逃窜了。

  三天之后,《西满日报》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六日头版头条刊登了《萨尔图车站站长李振东带领铁路护路自卫队,战胜三十倍的匪徒,保卫了军运安全,地方安全》的报道。(原文作者为王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