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伪大同2年-伪康德12年

伪大同2年-伪康德12年


伪大同2年(1933年)

  1月5日 日本军进占绥阳、绥芬河。

  驻绥芬河二十一旅旅长关庆禄率部下 2 000多人投降,在车站北广场集体缴械,全部官兵被运至呼兰县遣散。

  1月10日 日本军进占东宁县城(三岔口),王德林率救国军司令部人员,撤至苏联境内。

  1月中旬 成立伪清乡局,招抚原警察、保卫团,组成伪东宁警察署和保安队。

  3月9日(农历二月十四日)深夜,分散各地的救国军余部,联合攻入县城,将日伪军压缩到三岔口街西北角,坚持 3天,因弹药不继而撤出。救国军撤出后,日军纵火烧毁三岔口前街数百户民房,同时进行大搜捕,逮捕了100多群众,在县城西门外用刺刀刺死。

  4月 16日 成立伪东宁县公署,随日军来的原吉林省水道局科长刘泽汉任县长。日本人白木乔一任参事官。县政府下设内务局、警务局、总务科和地方财务处。

  9月4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救国军余部联合延边游击队第二次攻占三岔口(当晚撤出)。

  秋 设国道局,抢修军用公路。

  冬 山林队首领李三侠被日军讨伐队打死,将其头割下装入木笼,在三岔口城门悬挂多日。

  在三岔口中大街东部益盛永商号院内设立了日本宪兵分队。

  设穆棱县协和会东宁办事处。

伪康德元年(1934年)

  3月1日 伪满洲国实行帝制,溥仪登基,改元康德。在城乡召开大会,强迫民众参加庆祝。

  5月初 伪靖安军(群众称“红袖头”)一个旅1 000多人进驻东宁、老黑山等地镇压抗日军民。

  6月30日 伪政府公布:自 7月1日起停止使用中国纸币,一律使用伪满洲国纸币(鼠币)和日本、朝鳟纸币。

  夏 三岔口至绥芬河、红花岭的轻便铁路通车。在三岔日街北修飞机场。

  改绥芬河市政公所为东宁县绥芬河办事处。

  8月27日 封闭绥芬河铁路俱乐部。

  9月 17日 公布《金融合作社法》,由社员出资在东宁设金融合作社,开始向有土地执照的地主放贷。

  12月 设滨江省,东宁县由吉林省划归滨江省管辖。推行保甲制,改区为保,各村屯设甲,甲下10户为一牌,实行十家连坐。

伪康德2年(1935年)

  3月23日 日本收买了中东铁路,改称北满铁路。3月26日全线缩轨(即宽轨缩为标准轨)与苏联断绝了交通。

  秋 日本关东军司令官、驻满全权大使南次郎乘飞机来东宁视察。

  10月 在观月台(绥芬河北部),日伪军与苏联军队发生边境冲突。

  是年 边境土地收归“国有”(以少量代价强行收买)。

伪康德3年(1936年)

  7月 协和会办事处增设各区分会,从事招降和搜集情报等活动。

  修建大同桥(即北河沿大桥)。

伪康德4年(1937年)

  1月  改东宁专卖驻在所为专卖局,开始对食盐、火柴实行专卖,不久,面粉,酒精、石油等物资亦实行专卖。

  6月 设农事合作社,控制农产品交易。实行粮谷出荷(强迫将粮食卖给“国家”) 和粮食定量配给。

  夏 以“蓝衣社”案件为由,日本宪兵队逮捕了东宁县各界头面人物和知识分子30余人,绥芬河市长赵凌霄同时被捕。

  7月1日 成立牡丹江省,东宁县划归牡丹江省管辖。

  8月  磨刀石以东划为边境禁区。15岁以上的边境居民发放边境居民证明书,无证者不许进入。

  9月  设救疗所,收容吸鸦片瘾者“戒烟”(翌年改为康生院)。

伪康德5年(1938年)

  3月下旬 着手兴建绥宁(绥西至东宁91公里)、兴宁(汪清县新兴镇至东宁镇216公里)两条铁路,全长307公里。

  8月中旬 东宁连续降雨三昼夜,河水出槽,低洼处一片汪洋,人畜皆有伤亡。

  是年 日本人田中钧一任东宁县长。此后直至伪满垮台,都由日本人任县长,撤销参事官。

  同年设立伪东宁区法院和区检查厅。

  日本关东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第八师团(前田部队),进驻小绥芬(今绥阳)。

  国境监视队与警察署合并,改组为边境警察队。县设警察本队,保设警察中队,村屯设警察小队,居民完全置于警察监督之下。

  在小绥芬设东宁县公署办事处,小绥芬改称绥阳。

伪康德6年(1939年)

  县城由三岔口改为小城子(今东宁镇)。

  8月1日 划出东宁县北部,另设绥阳县。

  同年实行街、村制,原有城区改为街,农村区改为村。街辖下为区,村辖下为屯。东宁县设一街三村,绥阳县设两个街。

  7月80日 绥宁铁路建成,全线通车。

  9月  设经济警察,不另设机构。县警察本队增设经济股,各街、村警察中队增设经济警察。

  秋 日本开拓团进入东宁县的浪东沟(今团结村址)和绥阳县的土城子、寒葱河村。

  改东宁县协和会办事处为协和会东宁县本部。

伪康德7年(1940年)

  4月11日  公布伪《国兵法》,由募兵制改为征兵制。凡年满19岁的男性青年,皆要应征,经检查合格入伍,服役期3年。

  秋金融合作社与农事合作社合并,成立东宁县兴农合作社。

  10月 进行国势调查(即人口普查)。

  11月初抗联第二路军第五军和第一路军二、三方面军 260余人,在团长孙长祥、崔贤等率领下,突袭杨木桥子日伪据点取得全胜。

  同年设绥阳县协和会本部和穆棱县区法院绥阳问事处(对民事案件有裁决权)。

伪康德8年(1941年)

  7月 中共老黑山地区支部书记李擎天被捕,李擎天壮烈牺牲后,党组织停止了活动。

伪康德9年(1942年)

  春公布修改后的《治安维持法)),勒令边境村屯居民内迁。距边境5公里内成为戒严区。居民配给粮由每人每月30市斤,压缩到18市斤。

  11月13日 公布《国民勤劳奉公法》和《国民勤劳奉仕队编成令》。伪县公署行政科增设动员股,专管勤劳奉仕队的组成和派劳工。

  同年秋实行武装搜荷(用武力搜缴出荷粮),强制农民除留少部分口粮外,全部实给“国家”。

  12月 发布《国民训》,强制居民背诵和无条件执行。

  公布《学生勤劳奉公令》,实行学生半日读书、半日劳动。高年级学生增加军事体育训练课。

伪康德10年(1943年)

  春对征兵不合格者(俗称“国兵漏”)实行勤劳奉仕(即每年强迫劳动3~6个月)。

  9月 公布《保安矫正法》、 《思想矫正法》、 《保安矫正手续令》、 《思想矫正手续令》和《保安矫正护送规则》,加紧对人民思想统治。

  10月 东满总省成立,东宁、绥阳县隶属东满总省。

  绥阳街发生军火爆炸,8名装卸工人当场死亡。

  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次长谷次享来绥阳县慰问军警。

伪德康11年(1944年)

  推行“剔抉”计划,强化社会治安,实行“防范周”,成批逮捕群众。

  3月 加紧搜刮人民,决定本年度强迫人民群众储蓄30亿元。开展金属特别回收运动,强制居民变卖铜、铁。

  5月 公布《时局民事特别法》、《时局刑事手续法》,各处张贴“勿谈国事”,“守口如瓶”等标语,不准3人以上集会或随意交头接耳。定每月8日为“防空演习日”,

  强制居民家家挖防空洞,户户搞灯火管制。

伪康德12年(1945年)

  5月28日 撤销东满总省,将原牡丹江省与原东安省合并,新设东满省,东宁、绥阳县划归东满省管辖。

  7月 强迫人民群众储蓄(本年储蓄目标60亿元)。

  8月7日午夜 苏联军队进攻庙沟日军阵地,与留守日军展开激战。

  8月8日 苏军炮兵在瑚布图河东岸向东宁县城轰击;苏军飞机多架在东宁上空对街区扫射,日本人仓惶出逃。

  8月9日晨苏军在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突破日军防线,分别进入绥芬河、绥阳和东宁地区,日伪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