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980年
1970年-1980年
1970年
1月初 县革命委员会在绥阳镇搞整党和整团试点。
2月10日 干部开始下放,到6月15日统计,全县有570户,共2 361人到农村插队落户。
2月25日 绥阳公社先锋大队在清理炸药时不慎发生一起爆炸事件,1人死亡,12人受重伤,8人受轻伤。
4月16日 牡丹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派工作队以“反右倾”解决“老大难”的名义进驻大肚川公社团结大队搞“路线分析”试点,并于4月23日将其“经验”推广到全县,使各级干部再次受到冲击。
6月21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委潘复生等来东宁视察,并与驻军领导去三岔口公社检查了东方红(战斗村)的战备工作。
6月宋 全县整党建党工作基本结束,重新建立了公社与县直党委(总支)和92%的支部,发展新党员195人,开除党员62人,受处分党员47人。
7月3~10日 召开中共东宁县第五届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由25人组成的中共东宁县第五届委员会。各级党组织又恢复了组织活动。
7月11~13日 中共东宁县委召开五届一次会议,王键当选为县委书记,王家宽、李志海当选为副书记。会议通过了《关于搞好县委领导班子革命化的决议》。
8月1~5日 召开共青团东宁县第十届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团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共青团东宁县第十届委员会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8月10~15日 由穆棱县、东宁县和绥芬河区组成的“两县一区”首届政治边防会议在东宁召开。
10月17日 召开中共东宁县五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县委书记王键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乘胜前进,坚决把‘一打三反’运动进行到底》的报告。
年底县发电厂运转发电(装机1 500千瓦),东宁煤矿一井、东宁橡胶厂和县水泥广先后投产。
1971年
1月18~22日 召开东宁县第三届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会议听取了县委书记王键所作的政治报告和贫协副主席杨春田代表第二届贫代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并通过了大会决议。
4月 绥阳镇建成爱国发电站。
6月11~25日 县委举办党员干部“批修整风”学习班,揭发批判了陈伯达的反革命罪行。
8月初 县化肥厂建成投产。
9月13日 发生林彪反革命叛逃事件后,全县开展了“批林整风”运动。
1972年
2月28~25日 县委召开“一打三反”工作会议,重申了中央(1970)三、五、六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掀起了“一打三反”运动的高潮。
6月末 全县农作物发生夜盗虫害,小麦减产20%。
8月8日 县委召开“一打三反”总结会议,两年中共破获政治、刑事案件 180起,反革命案件57起,揭发贪污盗窃、投机倒把案件885起。
10月初 县委在大肚川村召开全县计划生育现场舍,参观了计划生育展览。并在全县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10月中旬在全县开展批判“右倾回潮”运动。
成立东宁县工商管理科;建大城子农业研究所;县纺织厂开始生产劳动布。
1973年
2月21~27日 县委召开东宁县全党大办农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推选出30个红旗单位,奖励了137个先进集体,387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6月1日 经省、地委批准撤销绥芬河区划归东宁县,仍称绥芬河公社。
7月12~14日 召开东宁县第五届妇女代表大会,选出了县第五届妇女委员会,并作了有关决议。
8月4~6日 召开县总工会第九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县总工会第九届委员会。
8月19~21日 召开东宁县烈军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退伍转业军人、拥军优属模范代表会议。大会树立21个拥军优属模范单位和148名模范个人,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
12月19~22日 县委召开边防战备工作会议。要求认真落实党在边境工作中的各项政策,边境生产要坚决服从政治外交斗争。
12月末 成立东宁县对外贸易办事处。
1974年
1月 拆除日本关东军军人会馆旧房,修建县革命委员会办公楼(3层)。
2月22日 县委召开县机关各公社领导紧急会议,传达中央、省、地委紧急指示,立即在全县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3月22日 县委召开深入“批林批孔”,搞好春耕生产经验交流会。
5月27~28日 召开中共东宁县五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批林批孔”的指示和中央有关文件,进一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6月 县委举办“评法批儒”理论骨干训练班。
7月 黑龙江大学工农兵学员组织的“儒法斗争史”宣传小组来东宁进行1周的宣传演讲。
7月下旬文化馆在电影院2楼举办“儒法斗争史”展览。
8月4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小靳庄10件新事,全县掀起学小靳庄的热潮。
11月 三岔口灌区改线工程动工。全县动员700名农建兵团民工和13 000余名机关干部、工人、学生、农民参加了这次开挖引绥工程,总工程量为土石方313 000立方米,总投资77万余元(这项工程历时4年,到1978,年基本结束)。
11月初县委在大肚川公社太阳升(小乌蛇沟)大队召开学习小靳庄现场会。
12月全县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上“纲要”,亩产418斤,粮豆薯总产量8 284万斤。全县工农业总产值5 05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 440万元,工业总产值2 610万元)。
年底东方红煤矿一井投产;东宁电瓶车厂生产出第一台电瓶车;东宁制酒厂增设罐头车间投产。
1975年
2月20~23日 召开中共东宁县五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提出: “坚决实现全县粮食过‘黄河’,大豆上‘纲要’,总产一亿五,贡献五千万”的奋斗目标。
3月 三岔口灌区的“引绥工程”将大绥芬河水引入东宁镇内河渠。
9月县委书记王键以“农业学大寨”先进县代表的名义,出席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12月 县体校学员李桂芝,在第六届全运会上荣获女子速滑比赛500米第3名。
12月1日 绥芬河公社再次从东宁县划出,成立绥芬河市,归省直辖(由牡丹江地区代管)。
12月初实行开门办学,充实工宣队,成立贫管会,全县选派450名工人、农民进驻学校。
1976年
1月初 全县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2月17~19日 召开中共东宁县第六届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由28人组成的中共东宁县第六届委员会。
7月初县城内电话全部改装成自动拨号电话。
7月 25日 县委根据全县入夏以来连续50多天无雨的严重干旱情况,动员城乡人民紧急行动起来投入“抗三灾、保全苗、夺高产”的斗争,每天平均出动32 000余人和近千台机动车和大车拉水抗旱。
7月末县直机关干部轮流到生产队当一个月的社员,同贫下中农划等号。
9月3~5日 召开共青团东宁第十一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东宁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9月7日 县财贸系统学习辽宁省彰武县“哈尔套经验”,在东宁电影院门前举办了“社会主义大集”。
9月18日 全县城乡人民举行追悼毛泽东主席大会。
10月22日 县委在电影院门前召开万人大会,热烈拥护党中央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并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游行。
11月 王德春来东宁县任县委书记(原县委书记王键调双鸭山市工作)。
12月 县委书记王德春代表全县人民出席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黄泥河公社成立。
1977年
1月 召开东宁县农业学大寨会议。
3月 在黑龙江省农业学大寨会议上,东宁县再次被命名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县。三岔口、大肚川、道河、绥阳、细鳞河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公社。69个生产大队被评为省级
农业学大寨先进大队。
县委成立“揭批查”领导小组,清查与“江青反革命集团"有牵连的人和事;开展“两打”(打击反革命分子,打击投机倒把、贪污盗窃分子)斗争。
4月 县邮电局电话线路实现“载波化”。
9月 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全县31名高中毕业生考入各类高等院校。
12月15~18日 县委召开建设大寨县工作会议,制订了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的具体措施。
1978年
2月 在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上,定东宁县为大寨县,并授予农业学大寨锦旗。经沈阳军区党委批准,授予东宁县人民装武部1977年度学习硬骨头六连的先进模范单位称号。
4月14日 东宁县派代表去北京参加全国第三届农业展览(是全省唯一参加展出的县)。展出的内容有:开展“三大讲”;干部参加劳动;农田基本建设;社办工业和多种经营四个方面。
东宁制酒厂产的山葡萄酒和陶瓷一厂产的锦砖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
5月 根据中发 (1978)55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的有关指示,县委成立了摘掉右派帽子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错划的89名右派分子、19名反社会主义分子,以及受牵连的家属进行复查,按着党的政策和有关规定,逐一进行了改正和妥善安置 (错划右派的改正工作到1980年基本结束)。
6月 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王忠文出席了全国“双学”(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奖励大会。
7月 县人民武装部部长王世忠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王世忠在会上作了关于边境县如何搞好军民联防和战备工作的发言。
8月 香港益华有限公司董事长来东宁签订陶瓷出口业务合同。
县成立标准计量管理科。
9月19~28日 县委召开全县民兵工作会议。
12月5日 县委召开县直机关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大会。县委副书记林长生代表县委宣布了平反通知和恢复名誉的决定。给在“文化大革命”中原定犯有所谓“路线性”错误的18名干部以及被强加上“莫须有”罪名的21名干部恢复了名誉。
12月 城子沟水库全部竣工。
1979年
1月 对全县的地主、富农分子、历史反革命分子重新进行了评定,一律摘掉帽子。地主、富农及其子女的出身成份一律改为社员。
2月7~17日 先后召开了全县四级干部会议和先进集体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会议集中学习了三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四号、五号文件和黑龙江省四次党代会报告。县委作出
了《关于农村经济政策十个问题的试行规定》和《关于深入基层,改进工作方法的决定》。
5月18~21日 召开中共东宁县第七届代表大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根据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讨论确定今后三年的战斗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继续解放思想,为建设繁荣的边疆而努力奋斗。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东宁县第七届委员会。
7月21日 召开全县第一次独生子女奖励大会,县直各机关、单位24对青年夫妇获奖。
11月23~27日 沈阳军区在东宁县召开边防民兵工作现场会。会议对东宁县加强民兵建设、军民联防、对敌斗争的经验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号召开展学、赶、超东宁的活动。
年底全县为62名科级以上干部、355名一般干部、222名农村大队干部、41名街道居民、988名社员平了反。并对因冤、假、错案造成生活困难的947人,给予19.9万余元的经济补助。
1980年
2月10日 县委召开全县计划生育工作会议,要求把计划生育工作摆上日程,做到两种生产一起抓,两个决心一起下,形成全党大抓计划生育的新局面。
2月22~24日 县委召开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指出:要搞好四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关键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重要的是在新形势下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3月5~7日 召开东宁县第六属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东宁县妇联第六届执行委员会,并表彰奖励了“三八”红旗集体和“三八”红旗手。
3月26日~27日 召开共青团东宁县第十二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本届委员会。
7月1日 成立东宁县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征集史料,编纂县志。
8月5~7日 召开县总工会第十属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县总工会第十届委员会。
9月5~6日 按照《选举法》规定,在全县101个选区,94 822名选民中,依法选举出255名东宁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9月21~22日 召开东宁县第七屈人民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县人大正、副主任,县政府正、副县长和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本届大会设常务委员会,实行党政分设,改县革命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