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业气候区划 根据热量、水份等自然现象,全县可划分3个农业气候区。
一、河谷盆地温暖半干旱区
包括东宁镇、大肚川镇和三岔口朝鲜族乡、道河乡的大部分,占有海拔 250米以下的河谷盆地。
该区热量资源充足,雨热同季,年雨量 500~600毫米,年平均积温2 500℃以上,年日照时间2 600小时。生长季节(5~9月)平均雨量 409毫米,无霜期130天以上,可满足中晚期品种的生长发育,是县内主要产粮区。
二、河谷冷凉半湿润区
该区位于中部山间谷地,沿河形成很窄的条状地带H-。包括老黑山镇、道河乡、金厂乡的大部和绥阳、细鳞河、大肚川的少部,占有海拔 200~400米的河谷坡地,平均积温在2 200~2 500℃;年降雨量在550~600毫米;无霜期 120天左右,适合种植各种杂粮。海拔300米以下的河川地可种早熟水稻, 300米以上的坡地可种玉米、大豆、小麦。本区依山傍水,山产品和水利资源丰富,可充分开发利用。
三、山区冷凉湿润区
该区位于西、北部高寒山区,包括黄泥河、南天门和绥阳、细鳞河、老黑山、金厂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占有海拨400米以上的山地。此区热量差,雨水多。平均积温在2 100℃以下,年雨量600毫米,无霜期100天左右,易涝喜旱。适合种植小麦、大豆、马铃薯等耐寒作物,宜发展林牧业和多种经营。
附:东宁县历年气候要素表和东宁县历年气象要素表
东宁县历年气侯要素表 续表
注;1959年以前及带括号的数字供参考。
东宁县历年气象要素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