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野生动物

第二节 野生动物



  设治初期,人烟稀少,飞禽走兽到处出没。随着人口的增多,林地的缩小,加之随意捕猎,一些珍贵稀有动物濒于绝迹,连雉鸡、狍子等也日渐减少。

  一、野兽

  (一)虎

  东宁曾是东北虎活动地区之一,民国时期老虎经常出没在城郊村屯,伤害人畜。传说在边远山道上老虎曾将拉车的马叼走。伪满时期,日伪将零散居民归并大屯后,伪康德10年 (1943年)老虎在红石砬子屯将槽上吃草的马咬伤。在1960年前还有人、畜被虎吃掉。

  1970年以后,不闻再有虎害。但在深山区尚有三五只虎,现已禁猎。

  (二)豹

  略小于虎。本地豹体黄色,密布黑褐色圆形斑点,状似古钱,俗称金钱豹 (体形小、身上无金钱斑的称土豹子) ,全县各地都有分布。伪满前,经常出没村屯,伤害人畜。解放后逐渐减少。1978年秋,东宁镇西山通往葫萝卜崴的路上,一妇女被豹咬死。近年村屯附近已不见其踪迹。

  (三)黑熊

  黑熊俗称黑瞎子,体形肥大,毛色黑亮,面部象狗,性情孤独,能游泳,会爬树、入冬后在山洞里冬眠。熊胆是名贵药材,熊掌是上等佳肴。1961年前黑熊还常出没靠山的村屯,现在数量日益减少。

  (四)野猪

  东宁县野猪甚多,夏秋间,常成群掘食农作物,迫使农民每年要派人护秋。多年来虽大量猎捕,但部分山区仍时有野猪出没。

  (五)狍子

  由于多年捕捉,数量已减少。建县初期,山林中的狍子成群结队到处可见。80年代初,每当冬季集市上还常有狍皮、狍肉出售。

  (六)獾子

  亦称猪獾,居洞穴,猎人常用烟熏捕捉。獾子油可治烧伤,现山中数量很少,已发展家庭养殖。

  (七)野兔

  俗称山跳。通常喜夜间活动,习走原路。人们常按其足迹处下套捕捉,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区。

  (八)鹿

  境内有马鹿(体形大)、梅花鹿(体形小)两种。由于鹿茸、鹿胎都系名贵药材,开辟以来即不断被居民猎取,数量日益减少。解放后政府颁布保护条令,人们由猎取改为饲养繁殖。到1985年,全县饲养马鹿、梅花鹿已达900余只。

  (九)水獭

  喜在水滨处出没,捕捉鱼类等为食。皮名贵,是制裘细毛皮之一,现水滨处常有出没。

  (十)狐狸

  似狗,皮名贵。旧社会人们迷信,多修庙供养,不敢猎取。近年人们破除迷信,不断捕捉,数量日少。

  (十一)鼬

  俗称黄鼠狼。是食鼠能手,毛是制笔上等原料。旧社会人们迷信,不敢捕捉,但因黄鼠狼经常咬食家禽,近年不断遭受捕杀,现数量减少。

  (十二)狼

  身形似狗,经常盗食猪羊,咬伤人畜。县内山林中时有狼出没。

  二、飞禽

  (一)啄木鸟

  啄木鸟,俗称叨木官子。栖息山林问,捕食枯木中的昆虫,能防止林中的病虫害。常飞进村屯咐近林木中啄食,近年数量减少。

  (二)燕子

  有家燕和野燕两种,家燕在屋檐下筑巢,野燕筑巢于山间峭壁之上。燕子系候鸟,春来秋去,捕食昆虫,不害庄稼,人们都对燕子加以保护。

  (三)猫头鹰

  猫头鹰俗称夜猫子。昼伏夜出,捕食鼠类。过去因厌恶其叫声,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的谚语,有迷信思想的人认为其来必有坏事。全县各地都有分布。

  (四)麻雀

  麻雀俗称家雀。筑巢屋檐下,捕食昆虫,亦害庄稼。50年代曾将麻雀列入“四害”大力捕捉,几近绝迹。后因其食害虫,有益于人类,从“四害”中划出,不再捕杀,近年数量大增。

  (五)棒槌鸟

  俗称人参鸟,鸣声凄哀,传说系采参人在深山走散,死后变成的鸟,多栖息山林中。

  (六)蜡嘴

  蜡嘴鸟,俗称豆蜡子。羽毛鲜艳,以昆虫为食,秋后亦食庄稼和葵花籽。儿童常捕捉在笼中饲养,近年数量减少。

  (七)喜鹊

  喜鹊以各种昆虫为食,多在高树上筑巢,活动在村屯附近,被认为是喜庆鸟,俗语有“喜鹊喳喳叫,喜庆要来到”。近年因村屯附近树木被砍伐,喜鹊日渐减少。

  (八)乌鸦

  乌鸦俗称老鸹或老哇子,有家乌鸦和山乌鸦之别。家乌鸦体形大,色黑;山乌鸦体形小,白脖,平时居山崖间,秋收后常成群到农田觅食,农家常派专人看乌鸦,以防糟损粮食。近年因山林减少,家乌鸦和山乌鸦数量都减少了。

  (九)雉鸡

  俗称野鸡,栖息于山前或丘陵地带的草丛中。过去经常在村屯附近场院觅食,近年来,由于捕猎者多,数量逐年减少。

  (十)飞龙

  飞龙亦称榛鸡。体态奇特,头小颈短,胸脯突起,体重半斤左右。象小芦花鸡,又似家鸽,常栖息山林中。肉雪白,味清香。清朝统治时间,捕获者要进献朝庭,严禁民间食用。近年因过多捕捉,数量锐减,国家已明令禁捕。

  (十一)沙半鸡

  其肉质细嫩,清香鲜美,不亚于飞龙。生长区域比飞龙为广,它既栖息高山林带,也生活在浅山区和近山的草甸子或河畔,多群居。早年东宁镇附近的泡沼、河畔的灌木丛中都有分布,人们常以马尾做套捕捉。近年已不多见,现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珍贵鸟类。

  此外,县内还有杜鹃(布谷鸟)、山雀、臭咕咕、黄雀、老鹰、野鸽、水鸭子、松鸭、鸳鸯、蝙蝠、云雀、百灵、雷鸟、大雁、打鱼郎、鹌鹑、鹁鸪、斑鸠等。

  三、鳞介

  (一)爬行类

  县内爬行动物有蛇(分水、草、木、土 4种)、蜥蜴(马蛇子)、蚰蜒、钱串子等。水中爬行类有甲鱼、毛蟹、喇蛄等。1984年县内所有河中的喇蛄突然大批死亡,原因不详。1985年几乎绝迹。

  (二)鱼类

  东宁河网密布,鱼类繁多。据1980年调查,全县共有 8科17属25种鱼类。有鲤鱼、细鳞鱼、大马哈鱼、孟苏大马啥(齐目鱼)、红点鲑(花里羔子)、三块鱼又叫远东鸭绿(滩头鱼)、高体


  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鲤鱼科鱼类有13种,占全县鱼类总数的 52%。大马哈鱼、滩头鱼是东宁特产。滩头鱼、鳑鮍、鲶鱼、图们鸭绿产量较高。解放前在鱼汛期内,每人每天可捕捞几十斤,多者达数百斤。近年由于任意捕捞,加之河水污染,产量大减。

  (三)蛙类

  1.田鸡

  俗称蛤蟆,多分布于山村低洼地带的沼泽、湖泡中,肉鲜美,是名贵菜肴。

  2.蟾蜍

  俗称癞蛤蟆,县内各地均有分布。

  3.青蛙

  全县各地均有分布。

  (四)昆虫及爬虫

  县内昆虫及爬虫有:蝴蝶、萤火虫,黄蜂、马蜂、苍蝇、蚊子、瞎虻(牛虻)、蟋蟀、螳螂、蝼蛄、蝗虫、飞蛾、蜻蜒、夜蛾、玉米螟、蜘蛛、水蛭、蚯蚓、柞蚕、蚂蚁、蜜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