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组织活动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组织活动





  一、党的组织

  民国15年(1926年) 2月,中共北满地方委员会成立后,以哈尔滨为中心在铁路沿线开展建党活动。5月初建立了五站(今绥芬河市)支部,有党员5人。同年夏,北满地委派王纯一、苏子元到绥芬河,以绥芬河光华小学校长、教员身份为掩护,与铁路支部接头后,将铁路支部改组为绥宁特别支部,党员发展到13人。年末,王纯一等 4名党员调回哈尔滨,撤销绥宁特支,恢复铁路支部。

  民国16年(1927年)7月,北满地委派延伯真、于明智(于若痴)等7人在啥东铁路沿线开展工作。于明智和延伯真先后在五站(今绥芬河市)、六站(今绥阳镇)、七站(今细鳞河乡)和三岔口等地开展活动。民国17年(1928年),于明智在三岔口高级小学任教员,廷伯真在女子高级小学任教员,在三岔口建立了党的支部,党员9人,分布在三岔口、六站、七站和小乌蛇沟等地。

  民国19年(1930年),在东北的朝鲜共产党宣布解散,部分党员被满洲省委接收为中共党员,8、9月间东宁地方党组织接收了朝共部分党员后,将东宁地方党支部改组为东宁特别支部,辖两个支部,共有党员19人。同年10月,满洲总行动委员会决定改组东宁特支为北满特委系统下的东宁县委(不久又改为特支)。

  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当年冬,成立宁安中心县委,东宁党组织由宁安中心县委领导。

  民国21年(1932年)春,于明智等中共!党员调离东宁,去铁路沿线开展抗日工作。 5月,王德林率救国军总司令部进驻东宁县城(三岔口)。在救国军中工作的中共党员孟泾清、金大伦、贺剑平等组成的支部也随救国军总部来东宁。 8月,救国军副总司令孔宪荣开始迫害共产党员,将金大伦、贺剑平等逮捕,经李延禄营救,被释放离开东宁。

9 月,中共绥宁中心县委(原宁安中心县委)派全风来(朝鲜族)来东宁整顿东宁地方党组织。10月8日,改组巾共东宁特支为中共东宁区委,区委下辖团山子、岭后、高安村、佛爷沟(今胜利)、寒葱河、老黑山、小绥芬(今绥阳镇)7个支部,有党员30人(后发展到40人)。

  民国22年(1933年)1月10日,日本军侵占东宁县城(三岔口),部分党员被杀害。7天后,东宁区委转移到岭后(今新立村北)。1月末,中共绥宁中心县委派池革(朝鲜族,原中心县委团委书记) 来东宁负责区委工作,调全风来到宽沟组建五、六站特支。全风来到宽沟后,组建了五、六站特别支部,辖寒葱河(4名党员)、宽沟和六站(3名党员)两个小组。

  10月,撤中共绥宁中心县委,东宁区委属中共吉东局领导。年末,在日伪搜捕下,大部分基层组织被破坏。

  伪康德元年(1934年) 4月,区委经过整顿,所属党员还有20人,新建立一个乌蛇沟支部。同年6月,中共吉东局撤销。8月,全风来调去珠河县(今尚志县)。五、六站特支处于无人领导状态。同月,日伪进行大搜捕,又有几个基层支部被破坏,有些党员与党组织失掉联系。朝鲜族党员李日鲜、郑成三与周保中部队接上关系,继续在老黑山一带组织反日会。

  伪康德 2年(1935年)春,成立中共吉东特委,当时东宁县内只老黑山还有一个基层支部。9月,中共东宁区委转移到老黑山附近,将老黑山支部组建为老黑山特别支部。

  伪康德3年(1936年)4月,成立中共道南特委,领导宁安、汪清、珲春、延吉县委和东宁、额穆区委。4月5日,由于叛徒告密,日本宪兵队破坏了老黑山特支。同年秋,重建老黑山支部,李擎天任支部书记。这时区委负责人有的牺牲,有的调到部队工作。

  伪康德7年(1940年)1月,抗联五军政委季青(道南特委书记)率一部分队伍到老黑山片底子一带活动。10月,在小寒葱河沟里恢复道南特委。

  伪康德8年(1941年)7月,老黑山支部被破坏,季青率队伍过境去苏联,东宁地方停止了党的组织活动。

  二、主要活动

  民国15年(1926年)东宁建立党组织后,主要是通过党员的秘密活动,揭露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罪行,教育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为发展党的组织创造系件。

  民国16年(1927年) 4月,东宁地方党组织建立后,坚持秘密活动的原则,严格规定了联络方式,党员之间不能随意接触,党的文件和通知由联络员递送。

  伪康德 7年(1940年)夏,在立三路线的影响下,东宁地方党拟定计划,组织小绥芬一带农民暴动,夺取土城子保卫团武装后,成立地方苏维埃。未及举事即被发觉,遭到镇压,全哲山被逮捕(坚不吐实,后逃出来,转移到老黑山)。小绥芬一带党组织被破坏。地方党把工作重点放到三岔口一带,为便于与上级党取得联系,设立了小绥芬、寒葱河、团山子三个联络站。为防止敌人破坏,党组织间联系须通过暗语接头。

  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地下党组织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主要任务,一方面宣传抗日道理,同时在团山子、高安村、佛爷沟、小绥芬、土城子、城东村、石桥村等地建立起反日会和反日大同盟,并在民国21年(1932年)“双十节”(10月10日)组织了东宁县第一次游行示威活动,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

  伪大同2年(1933年)1月10日,日军侵占东宁县城后,区委派韩子清去中心县委请示工作,回来的山路上遇上日本军,韩子清与同来的团干部金永柱同时牺牲。日本军占领县城后,区委机关从高安村转移到岭后北沟。 7月,区委派全哲山去大甸子组织起抗日游击队,活动于三道崴子、黑营、三棵桦树、万宝湾、二道沟等地,一面打击零星日本军,一面向群众宣传抗日。

  日伪建立伪政权后,加紧搜捕党、团组织和围剿游击队,当时交通不便,关山阻隔,东宁党组织经常和上级党断绝联系,斗争异常困难。伪康德元年(1934年)三岔口一带的党组织被破坏后,东宁区委转移到老黑山附近,领导老黑山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老黑山支部负责人黄根(朝鲜族),在日本军占领老黑山不久,就受党组织委派参加了老黑山的“朝鲜民会” (日伪操纵的群众组织) ,任理事兼文书。黄根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经常给游击队员和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开证明信,黄根还根据日伪军的活动安排,及时给游击队传送日伪军活动情报,多次使日伪军“讨伐”扑空。日伪军怀疑有人泄密,指令叛徒崔文吾、金景日跟踪侦察,探知了黄根的秘密和反日爱国会员名单。日本宪兵队逮捕了黄根和西老黑山村19名反日爱国青年。在敌人严刑拷打下,黄根和爱国青年坚贞不屈,黄根牺牲于狱中。19名爱国抗日青年大部分被杀害。

伪康德2年(1935年)9月18日,老黑山特支负责人之一的金荣日,在家中与地下党员金应烈、李擎天集会,发起组织老黑山中、高(丽)反日联合会,会后分别进入西老黑山、太平沟、奔楼头、东片底子、二道沟等地发展会员。老黑山特支负责人之一的金英华,以种地为掩护,在老黑山、太平沟、万宝湾等地秘密发展了近20名反日大同盟盟员。在老黑山特支领导下的抗日斗争又活跃起来。

  伪康德 3年(1936年)春,日本宪兵队在老黑山地区进行了三次“大检举”,并派内奸打入反日会。由于叛徒告密,金英华被捕;在朴必任家搜去了反日大同盟人员名单,日本宪兵队按名单逮捕了全部盟员。金英华和朴必任宁死不屈,在受尽酷刑后被杀害。

  同年4月5日,由于叛徒告密,金荣日在万宝湾被宪兵队逮捕,同时有30多名反目会员被捕。日本宪兵队对他们突击审讯,严刑拷打,金荣日和大部分反目会员宁死不屈,日本宪兵队除了诬称他们“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外,没有别的办法, 6月30日,金荣日、金应烈、金永练、朱镇泽、金万日5人惨遭敌人杀害。

  伪康德 3年(1936年)秋,李擎天接任老黑山地区中共支部书记后,党组织派李擎天打入伪“忠誓会”担任副会长。李擎天以伪“忠誓会”成员和行医的身份,经常活动于老黑山、太平沟、万宝湾一带,借机了解敌伪“讨伐”动向。

伪康德4年(1937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五日),党领导的全哲山游击队,从大甸子来到老黑山,在反日会员的协助下,将伪靖安军和西老黑山警察共 300余人引诱至三十三枪沟,给以致命打击,除30余人逃回据点外,其余全被歼灭。

  进驻东宁地区的日本军,从伪康德 3年(1936年)以后逐年增多。抗日联军的活动越来越困难。伪康德 7年(1940年)冬,李擎天以上山劝降为名,骗得伪警察本队同意,两次上山,给抗联送去 700份大烟(做医药用),30双胶鞋,后来敌人发觉上当,就包围了李擎天的家。当时没抓到李擎天,就布置了密探监视他家的活动。李擎天通过沈吉万了解了家中的情况,并以沈吉万为交通员,以老爷庙前树上挂红布为联络暗号,由沈吉万传送村里情况和需要物资。

  伪康德8年(1941年)7月,李擎天准备随抗联转移,临行前回家探望时被捕,壮烈牺牲。此后,一直到1945年8月没再建立党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