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救国军两次攻占三岔口

第三节 救国军两次攻占三岔口



  民国22年(1933年) 1月10日,王德林率救国军司令部撤入苏联后,日本军队侵占东宁县城。救国军总参议周保中积极推动救国军前防司令吴义成,收拢救国军各部,乘E1军站脚未稳之机给以打击。 3月初,吴义成组织了包括张裕亭、鲍老五、朱半拉子、李三侠等救国军和山林队约2 000人的队伍,摸清了城内情况,制定了攻城方案。

  当时驻东宁日本守备队有日军四五百人,加上项团、警察署、保卫团等汉奸武装,总兵力约近千人,他们仗着武器弹药充足,训练有素,又有工事可守,不把救国军和山林队放在眼里。

  3月9日(农历二月十四日)深夜,救国军各部已云集三岔口城外,切断了东宁与外地联系的电话线。10日拂晓,抗日队伍发起攻击,一举攻进县城,首先包围了警察署,劝说署内20名警察反正,接着又劝降伪保卫团百余人。驻北大街长发祥院内的30名日本军,睡梦中被枪声惊醒,未及逃跑就被全部消灭。

  救国军进城后,控制了南火磨和益盛和两个制高点,架起机枪居高临下控制了城内主要街道。日军龟缩在县城西北角农会老爷庙兵营内和西山炮台。

  目军在强大压力下,准备逃走,伪项团长劝阻说:“救国军系乌合之众,缺少后援,待子弹打光后必然退出,要坚守以待。”

  3月11日晨,日伪军组织反攻,在中大街首先强占德顺利,在东华书局附近与救国军展开激战。

  救国军在利兴福房上架机枪,控制着西面街口,阻止日军前进。这时,西山炮台突然开炮,将利兴福房屋炸塌,房上两名救国军机枪射手牺牲。巳投降的伪军见日军出动又调转枪口向救国军射击。西山炮队又将南火磨炸毁,在楼上的20名战士牺牲,救国军与日本军展开巷战,争夺每一栋房屋。

  3月 12日拂晓,救国军组织力量展开强大攻势,再次将日伪军赶至城西北,龟缩在军营和西山炮台,坚守不出。

  3月13日,救国军探知日军援兵已至万鹿沟,恐腹背受敌,分批撤出县城(日军系用信鸽与绥芬河联系的)。

  这次攻城共打死100多名日本军人,缴获了部分武器弹药,占领县城3天,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谰言。

  救国军撤后,日军进行疯狂的报复,在全县搜捕“通匪”群众,杀死 200多人,并烧毁大批民房。

  9月 ,救国军吴义成、柴世荣等联合汪清、和龙,珲春、延吉各县的抗日游击队,决定第二次攻打三岔口。

  9月4日(农历七月十五日)拂晓,抗日联合部队向三岔口发起攻击,很快突破前沿阵地,接近西山炮台,日军冲出堑壕,展开了白刃战。经过半天的激战,抗日联合军占领了县城大部,将日伪军压缩到城西北角。日军一面向绥芬河求救,一面出动全部兵力,进行反扑,战斗持续到夜晚,抗日队伍因弹药接济不上,趁黑夜撤出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