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战事

第二节 战事


  一、匪 患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常有土匪出没。设治以后,匪势甚盛。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有“满天星”、“东来客”、“稳住架”、“访友”、“双老疙瘩”等几股士匪, 少则数十人,多则一二百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匪首“黑虎”、“大红字”等聚众百余人,号称天罡队。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冬季,匪首孙学武纠集匪徒八九十人,活动更猖獗,骚扰人民不得安宁。至中华民国 2年(1913年),“战喜川”、“孙学武”、“铁公鸡”、“钢铁”等匪徒合为一股,推举孙学武为总首领,以谷玉峰为军师,号称“五大队”,流窜青冈境内北部搔扰,民无宁日。时至中华民国3年(1914年)逐渐平息。
  中华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侵占青冈县。在伪政权没有建立之前,曾有杨凤臣、刘子龙等几股土匪百八十人,出没在县境内抢劫,时间不长即被肃清。
  1945年“八·一五”解放,到]945年11月初,全县拉起13股土匪,大小匪首有95人,匪徒1050人。组织匪伙较早的有“三省戴景阳”、“老客杨凤臣”、“青山好樊守春”、“老来好徐凤武”、“九江邴殿选”、“跨海刘子龙”等。这些土匪大部分是以抢掠钱财为目的。后来国民党的建军团长张景林、张景尧来青冈搞建军活动,恶霸地主邸景阳被任命为国民党的建军团长,和一些土匪互相勾结,为非作歹,匪患更为猖獗。
  二、剿 匪
  1945年11月,中共松江省工委派干部来青冈县接收政权之后,土匪活动更加猖狂,他们杀害土改干部,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土改运动。县大队、区中队同驻军密切配合,集中兵力,从1946年至1947年初。在马才屯、柳毛屯、王家围子屯、张家湾屯、仇家屯等地追剿土匪,共作战七十余次,击毙土匪一百五十余人,活捉100人,将土匪全部击溃。
  (一)平息兵变。1946年春,县大队排长刘永久,被恶霸地主邸景阳收买,并约定在土匪攻打县城时做内应。但是由于匪徒攻城失败,刘永久怕罪行被揭露,当夜率12名叛兵投敌,被我军歼灭于八区三屯南沟子(今富民乡通顺村南沟子)。
  (二)马才屯追剿。1946年初冬,邸景阳匪伙六百余人,在青冈县境内到处流窜。县大队、公安队在明水驻军的配合下,对土匪进行追剿。当我军赶到马才屯前(现昌盛乡富饶村)时,已近半夜,发现马才屯不少人家灯火通明。当即派员进屯侦察,被土匪发现,双方交火,我侦察员何排长壮烈牺牲。这时附近两个屯土匪也一齐向我军袭来,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战斗,直到天将拂晓,土匪才仓惶逃窜。在这次战斗中,打死打伤土匪多人,活捉15人,缴获马25匹,武器弹药多件,各种物资5车。 通过这场战斗,大股土匪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三)仇家屯围歼。1946年11月下旬的一天,匪首邸景阳、杨凤臣等率匪部 300人,住在八排七仇家屯(今北兴乡北兴村)。县委得知匪情后,及时派中和、祯祥区中队围剿,将土匪包围在地主的大院里,打得土匪狼狈不堪,趁黑夜之机,挖倒土墙逃窜。在这次剿匪战斗中,打死打伤土匪30人,活捉土匪七十多人,缴获了一些枪支弹药,马22匹,衣物300件。
  (四)王家围子大捷。1947年秋,三军分区司令员赵金成率领部队将邸景阳等匪股追击到青冈王家围子屯,政委杨一夫率领县大队配合军分区把邸匪包围起来,活捉匪首五省(原名李万昌),经一夜激战,将青冈境内的残匪彻底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