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时令节日

第三节 时令节日


  一、节 日
  根据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青冈县人民同全国一样过统一的节日和纪念日,职工享受全国统一的休假日。
  新年——即公历一月一日,俗称阳历年。职工干部休假一天。国家供应职工一定的副食品和细粮,农民一般不搞什么活动。
  国际劳动节——即每年五月一日,这是工人阶级的节日。工人、干部休假一天。
  国庆节——每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纪念日。国庆节法定假日两天(10月1日和2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每年3月8日);“五·四”青年节(5月4日);“六·一”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7月1日);“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等节日,都不放假,只举行报告会或座谈会等纪念活动。
  二、传统节日
  春节——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至翌年正月初五日,传统习惯叫过年。正月初一(即一月一日)为春节。这个节日的时间比较长,准备比较充分,食品比较丰盛。青冈县流传着“二十三祭皂天(烧掉绘有灶王爷的神纸),二十四写大字(春联),二十五扫尘土(室内大扫除),二十六刨猪肉(把用冰冻起来的猪肉刨出来),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春联烀猪首,三十晚上玩一宿”的民谣。
  解放前,过春节有很浓的迷信色彩。一般人家为了追念先人,都要供家谱或三代宗亲,还要供“天地”、“灶王”等神。除夕夜要发“大纸”(半夜烧纸,以示祭奠),吃年饭,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大年初一要迎接财神到家,祈祷新的一年财源通达,致富发家。有钱人家过这个节日,从除夕日至初五日祭祖供神,每天清晨三叩首,早晚一炉香。男女老少穿新衣,吃佳肴,饮美酒,尽情欢乐。贫苦农民无钱过年,有的为了躲债直到除夕晚上才敢回家(按习惯到除夕夜就不应再逼债了),故有过“年关”之说。
  解放后,一直沿袭过这个节日,躲债的现象已经绝迹。国家规定职工、干部春节放假三天,商业部门还供应丰盛的年货。农村一进腊月就有90%以上的农户杀年猪,农民纷纷到城镇赶集,办置年货。节日一到,家家悬灯结彩,张贴春联,燃放鞭炮,全家老少,欢聚一堂,畅饮丰年酒,喜庆过去一年的丰收,迎接新的一年开始。
  元霄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又名灯花节,俗称正月十五。这个节日,一般都过三天(即十四、十五、十六)。在十五日夜要吃元霄,元霄是用白糖、干果仁混制成馅,外面团以糯米粉制成,以白水煮食,柔软香甜,别具风味。在这个节日的三天夜晚,各家门前都要竖杆挂灯,家中各个房间以及仓房都要点灯照亮,以示向往光明。有的村屯搬路灯,还有些人家往坟墓上送灯。夜晚有扭秧歌、耍狮子、耍龙灯等节目活跃在街头。鼓乐齐鸣,焰火腾空,热闹非凡。人们也都结帮搭伙上街观灯,欢声载道,笑逐颜开。
  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传留下来的,现在还过这一节日。过节早饭都吃煮鸡蛋和粽子,节日当天每家每户屋檐上都要插树枝挂彩葫芦,小孩配戴用花布头作的彩色小荷包,男人清晨起来要到野外散步,俗称“走百步”,还采集艾蒿草,置于室内,并用艾蒿泡水洗脸,以防治疫病。
  中秋节——习俗也称“八月节”即农历八月十五日。解放前,有钱人家除吃酒宴外,当晚还要在院内置一张桌子,摆上月饼和水果上供,全家围坐赏月。解放以后,八月节仍沿袭下来。
  除以上四节以外,还有:
  填仓——农村节令。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晨起,在院内用柴草灰划直径为两米左右的圆圈,用以象征粮仓,以祈当年五谷丰收,粮食满仓之意。这天早晨都吃一顿饺子。
  二月二——农历2月2日,俗称“龙抬头”日,是庆贺万物经过严冬开始苏生之意。解放前,家家年轻妇女.用细秫秸梢和小花布块(或纸片),相间串起做成状似龙形的饰物,叫作串龙尾,儿童们则可把饰物佩带胸前。此节沿袭至今,一般人家在这一天都要吃猪头、猪蹄。
  清明节——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节令。此日,城乡人民都要到先人坟墓上添土祭扫。解放后,政府也组织人民群众到革命烈士墓前祭扫、献花圈,以寄哀思。
  庙会——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日为庙会。其中十八日赶庙会人最多。县城西南街,解放前有关帝庙1座(俗称老爷庙),届时,各处男女老少,穿戴打扮,集伙成群,前来赶会,烧香祈祷。此时,庙前空场上摊贩云集,游客擦肩,很是热闹。解放后庙会终止。
  虫王爷生日——农历六月初六日。解放前,农家都到地里给虫王爷上供,祈求庄稼不受虫害。解放后自然淘汰。
  马王爷生日——农历六月二十三日。解放前地主家都在马厩前给马王爷上供,祈求牲畜平安。解放后自然淘汰。
  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此日有上坟烧纸之俗,少数佛教徒还要举行盂兰会等佛事活动,亦即超度亡魂之意。此节解放后自然淘汰。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此时气温最低,俗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这一天都吃腊八粥,青冈县的腊八粥是用黄米、芸豆、红枣等煮成。
  祭灶——即腊月二十三日。距过春节还有七天,又叫“小年”。早饭家家吃饺子,当天晚上,家家户户用秫秸扎成马、鸡、狗等,和灶王爷(神纸)一同烧掉,表示灶王爷升天。这一天的节令食品是大块糖,也叫灶糖,用大麦、黄米制成,表示灶王爷升天以后,嘴被粘住,不向玉皇大帝说坏话,以保佑下界平安。
  三、祭 祀
  1945年解放前,青冈县每年春秋两季要举行祭孔(孔子)或合祭关、岳(关羽、岳飞),此二祭均系官府行事,除公务人员以及学生参加外,与普通居民並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