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章 自然概况

第一编 呼玛县概貌

第一章 自然概况


  呼玛县位于北纬五十度五十五分至五十三度三十三分,东经一百二十一度二十九分至一百二十七度零二分。地处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东部和北部为黑龙江所环抱,与苏联斯沃波特区、施玛诺夫斯克区、德格达区、斯括沃罗金诺区隔黑龙江相对,西部与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右旗接壤,西南部和南部与鄂伦春自治旗、嫩江县、爱辉县毗邻。全县总面积六万四千二百八十八平方公里。沿黑龙江中苏边界线长七百九十二公里。
  大兴安岭贯穿全境,地势呈东低西高状。从北到南为黑龙江支流所切割的曲折块状。深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三点八,丘陵地占百分之五点四,平原占百分之九点九,河流、沼泽地等占百分之零点九。主要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北部是大兴安岭山脉的东部,平均海拔为七百至一千米,主峰霍洛台山海拔九百二十七米。西部是伊勒呼里山,平均海拔为七百至八百米,主峰小坡勒山海拔一千一百三十米。西南部为白卡鲁山,海拔为一千三百九十六米。东南部为铁帽山,海拔为五百二十三米。东部则是黑龙江畔丘陵地或小平原,海拔均在三百米以下。境内的呼玛河、额木尔河、盘古河三大河流总长为九百一十二公里,其中呼玛河四百二十公里,额木尔河三百六十五公里,盘古河一百二十七公里。三大河流的六十一条支流,构成呼玛河、额木尔河、盘古河三大水系。除伊勒呼里山以南靠嫩江水系外,其余都属黑龙江水系。在低洼地带有许多泡泽。
  境内土地大部分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树种繁多珍贵,尤以落叶松、樟子松、白桦为佳,木材储积量约四亿五千万立方米,但是,由于满洲国时期滥伐盗采,沿黑龙江一带大都是过伐林,只在纵深尚有成片原始森林。山林内有数十种珍贵的动物、植物。江河泡泽中有多种淡水鱼类。地下蕴藏着黄金、煤炭、石灰石、铁、磷等多种丰富矿物资源。
  呼玛县地处北温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短暂而炎热,冬季漫长而严寒。最热为七月,最冷为一月。由于地势复杂,对气候影响很大。全县南北温差突出。呼玛镇年平均气温为摄氏零下二点一度,漠河年平均气温为摄氏零下四点九度。无霜期为八十至一百零五天左右,结冰期每年约七个月左右。晚霜到五月末止,早霜在九月上旬出现。全年降雨量在三百至五百毫米之间,最多年份曾达八百毫米。日照为二千二百小时至二千八百小时。
  呼玛县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明显:
  春季。初春仍在冬季季风控制下,冷暖空气处于对峙阶段,致使冷暖变化剧烈。日照长,降水少,温度低,是全年降雪集中期。大风天多,平均大风日为六至十天,有时一次大风可持续四至六天。风速强,多为五级西北风。季降水量为五十至五十五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十二。季平均气温日差较大,最低在摄氏零下十三度左右,最高可达摄氏二十八度左右。立春一过,逐渐冰化雪消。春末夏初,江河解冻,花草树木争相生长,山山岭岭弥漫着满山红的花香,春意盎然,景色宜人。
  夏季。太阳辐射增至最强,最长日照可达九百一十点六小时以上。由于暖空气势力强,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上,西伯利亚冷空气后撤,自六月以后,气温迅速上升。七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达到摄氏十八点三度至二十点二度。漠河最高曾达到摄氏三十五点一度。季平均降水量在二百七十毫米至三百毫米之间,月平均降水量在一百至一百一十毫米之间,相当于全年降水量的五分之三。由于辐射强,蒸发量大,增强了空气对流,因此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江河泡泽流水欢歌,漫山遍野鸟语花香,整个呼玛大地披上了五色斑斓的盛装。
  在夏季里,我县最北部的漠河公社,素有“不夜城”之称。每年春分到秋分的季节中,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时间越长。时值夏至,北纬六十五度以北地区没有黑夜,称为极昼。漠河公社地处北纬五十三度二十八分,因此,每年六月份即可出现黑夜白昼的奇景。这种奇景的特点是短暂的黑夜转眼即逝,黎明的曙光与晚霞相连。太阳到晚上八点以后方缓缓落山,接着是一段漫长明亮的黄昏,由深红变为淡红的晚霞在西北的地平线上延续到午夜。晚上九点钟学生可以在露天看书;爱好捕鱼的人可以在黑龙江上张网;喜欢下棋的人可以在门前院内对弈;青年可以在球场上交锋。直至晚十点多钟百米以内的景物还清晰可辨。
  秋季。西伯利亚冷空气活动频繁,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太阳辐射逐渐减弱,气温开始下降。九月下旬,最低气温降到摄氏零度左右。平均气温比春季稍低,日变化幅度大。由于降温剧烈,往往在九月上旬出现霜冻。日照渐短,温度渐低。降水量在七十毫米至七十五毫米之间,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十八。一般在九月末开始降雪,出现冰冻。但是,五谷蔬菜已经成熟结果,正是蔬菜绿,瓜果香,千顷麦田泛金浪,社社队队喜收新粮的黄金季节。
  冬季。由于太阳照射角度小,辐射弱,光照时间短,地面接受热量少,加之西伯利亚高压控制,整个季节严寒而干燥,晴朗而少云。季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二十五度至三十度,摄氏零下三十度左右的气温持续三个月左右,摄氏零下四十度以下气温在四十天左右,北部漠河最低气温曾达摄氏零下五十二度之多。由于严寒、低温,多冰雾天气,有时晴空飘清雪和冰针。平均风速仅每秒二米左右。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七。山川原野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正是深山狩猎,进山采伐木材的大好时光。
  呼玛县境内峰峦环绕,河汊纵横,地势高差大,小气候变化明显,造成气候变化异常复杂。按其特点,可划分为六个自然气候区:
  一区:包括江湾农场以南,三卡公社东南部的三卡、繁荣、沿江、宽河、团结、青松、黑山头七个大队。该区地处黑龙江和宽河下游三角洲。北部和西南部均为漫山岗,土地耕层薄,肥力差。年降水量为四百三十九点一毫米,十年九春旱。无霜期为一百零七天左右。作物生长季节的积温为摄氏二千至二千一百度。江湾农场面对黑龙江,四面环水,春夏空气湿度正常。三卡公社地处呼玛县南部,气温较高。该区适宜种植小麦、黍、菽、薯、谷等作物。
  二区:包括金山公社以南,呼玛镇、荣边公社的十八个大队。该区年降水量为四百六十九点九毫米左右。无霜期为九十至一百零五天。作物生长季节的积温为摄氏一千九百度至二千度。适宜种小麦、黍、菽、薯等作物。
  三区:包括鸥浦公社的怀柔、正棋、三合、鸥浦、老卡、曙光等七个大队,依西肯公社的五个大队。地属沿江平原,年降水量为四百毫米左右。无霜期九十至一百天。作物生长季节的积温为摄氏一千八百度至一千九百度。适宜种植麦、菽、薯等作物。
  四区:包括五七农场、加格达河农场、铁帽山农场、北疆公社、三卡公社的新兴、老道店、腰卡三个生产大队。地属山区平川漫岗地,土壤含水量大,易涝不易旱。小气候变化大,土地冷僵。年降水量四百五十毫米左右。无霜期九十至一百天。作物生长季节的积温为摄氏一千七百度至一千九百度。适宜种植麦、菽、薯类作物。
  五区:包括十八站公社、东方红公社、兴华公社、兴隆公社和鸥浦公社的白银纳、新村、胜利、红光等七个大队及金山公社的三间房大队。该区村屯沿呼玛河岸而设,多是山涧沟塘低洼地,气候变化较大。年降水量为四百五十毫米左右。无霜期八十五至九十六天。作物生长季节的积温为摄氏一千七百度至一千八百度。适宜种植麦、薯类作物。
  六区:包括开库康公社、兴安公社、漠河公社。该区为沿江平原,年降水量为四百四十毫米。无霜期为七十六至一百天。作物生长季节的积温为摄氏一千五百度至一千七百度。适宜种植麦、薯作物。
  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和基本适合的水份。但是由于呼玛县受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冷空气与大风的影响,在农作物生长期又往往出现春旱、低温、霜冻“三害”:
  春旱。干旱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上年秋季降水量少,冬季雪小,春季降水量又少于三十毫米,解冻后风速大,水份蒸发快而造成的。春旱直接影响春播,致使种子下地因水份不足而风干,加上风天多,温度低,苗不齐不壮。当小麦分蘖时,气温上升,出现旱象,又造成小麦棵矮穗小,以致减产,因此,春旱与卡脖子旱对全县农业生产危害很大。
  低温。往往发生在夏秋两季,主要是因为连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缺乏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所造成。造成危害的年份,往往是积温比历年平均少摄氏二百度至三百度,五月至八月份光照时数比常年少一百二十小时至一百六十小时。这样的低温在近三十年中有一九五五年、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九年、一九七二年、一九七六年。较为严重的一九七二年,积温比历年少摄氏三百度至三百五十度,造成部分作物不成熟,影响粮食产量。
  霜冻。春季农作物已出苗或秋季庄稼尚未成熟时期,如遇寒潮,天气骤然变冷,再加上夜间辐射散热,结果使温度降到作物所不能忍受的限度以下,致使作物大量冻死,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
  呼玛县除春旱、低温、霜冻外,还有冰雹、风灾和水灾。冰雹在金山公社、兴隆公社等局部地区每年均有出现。风灾多发生在春秋两季。江河泛滥频繁,近三十年统计,一九五五年、一九五八年、一九五九年、一九六○年、一九六二年均发生水灾。一九五八年的江河泛滥,使沿黑龙江边一带粮食基本未收成。

  一九七九年全县自然气候情况表



  一九五四年~一九七九年呼玛县自然气候情况表
                  单位:度、毫米、小时、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