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注释

注释



  (1)黑龙江上游:呼玛县境内的黑龙江流域,统称为黑龙江上游。
  (2)雅库茨克:位于俄国的勒拿河畔的城市。
  (3)叶尼塞斯克:在俄国叶尼塞河畔一座城市。
  (4)哥萨克:俄罗斯人的一部分,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因逃避封建压迫,从俄国中部地区,流亡到边疆的部分农奴和城市贫民,自称“哥萨克”。突厥语意为“自由人”、“冒险者”。十八世纪多被利用当兵。在沙俄向乌克兰、西伯利亚、高加索扩张时,充当先锋。
  (5)雅克萨:旧城名。位于呼玛县兴安公社古城岛对岸,原系中国索伦部达斡尔族所筑,是中国领土。一六五○年,被沙俄侵占。于此筑城堡,以阿尔巴金为名。一六八五年,被清军克复摧毁。后被沙俄盘踞。一六八九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仍属中国管辖领土。沙俄由此撤退,大肆拆毁其城。一八五八年签订不平等《瑷珲条约》,遂为沙俄割占。
  (6) 东正教:即“正教”,一○五四年,基督教东西两派正式分裂,正教为东派所采用的名称。故为东正教。
  (7)宁古塔昂邦章京:宁古塔,城名。相传清皇族远祖,有兄弟六人居此。满语“六个”为“宁古塔”,故称其地为宁古塔。有新旧两城:旧城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康熙五年(一六六六年)迁建新城,即今宁安县城。顺治十年(一六五三年)置昂邦章京、副都统于此。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改昂邦章京为宁古塔将军。康熙十年移副都统驻吉林乌拉。康熙十五年移宁古塔将军驻吉林乌拉,复移副都统来驻。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置泰安县于此,旋废。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裁副都统,侨置绥芬厅于此。宣统元年(一九○九年)绥芬厅还驻三岔口,改置宁安府于此。一九一三年废府置县。昂邦,清代官名,满语“大臣”、“大官”的意思。文官三品,武官二品。昂邦章京,即总兵。据《清史稿》记载:太祖辛丑年,编三百人为一牛录,置一额真,五牛录置一扎兰额真,五扎兰置一固山额真。天聪八年改额真为章京。后改章京为佐领。
  (8)墨尔根:城名。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年)筑,自黑龙江城移黑龙江将军驻此,三十二年又自瑷珲移副都统守此,三十七年副都统移守齐齐哈尔,次年将军亦移守齐齐哈尔,北城专设副都统镇守。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年)裁副都统,于此地置嫩江府。一九一三年改为嫩江县。
  (9)驿路: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或出差官员走的道,为驿路。
  (10)黑龙江城:位于黑龙江东岸,原系我国领土,一八五八年《瑷珲条约》被沙俄割占。
  (11)卡伦:清朝及民国时期,在边疆设置的基层政权机构,负责边境管理,检查税收等。
  (12)木昆达:鄂伦春民族在氏族时期的组织形式,称木昆,类似现在的村屯。氏族长称木昆达。
  (13)告身八十九通:告身,古代授官的凭信,类似现代的任命状。八十九通,即八十九件。
  (14)蒲与路万户府:蒲与路是地名,万户府是官职名。在南宋时期,金朝政府在蒲与路设置万户府。后改为节度使。
  (15)都指挥同知:官职名。宋代于枢密院,不设枢密使及副使。其主官,称“知枢密院事”。佐官,称“同知枢密院事”。辽代设同知府事,同知州事。金时,每府每州设同知一员。明定为知府、知州的佐官称同知。清初沿用,称都指挥同知,掌管督粮、缉捕、海防、江防、水利等。
  (16)都指挥佥事:官职名。宋代按察司设佥事。元代有都督佥事。明沿袭在按察使下设佥事,分领各道。清初沿用,称都指挥佥事。乾隆时废。北洋军阀时,改为中央官署中荐任级之官。
  (17)特林:地名:位于亨滚河对岸。
  (18)喀尔喀:蒙古人,于明代为蒙古六万户之一,共十二部,其中内喀尔喀五部,外喀尔喀七部。内喀尔喀五部清初居住兴安岭东南,称为喀尔喀蒙古。
  (19)索伦:明末清初,分布在西起石勒克河以及外兴安岭山麓,东至黑龙江北岸支流精奇里江(今结雅河)一带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总称为“索伦部”。清崇德至康熙中,由于他们受到沙俄不断侵略,在英勇抵抗之后,陆续迁徙黑龙江南岸,嫩江流域。
  (20)阿思哈尼哈番:顺治年间,改梅勒章京为副将,称阿思哈尼哈番,即副都统。
  (21)盛京:即沈阳市。
  (22)布特哈:清朝行政区域名,康熙中以分布于嫩江及其两岸支流的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打牲部落,编置佐领设布特哈总管,满语为“渔猎”。光绪二十年,升布特哈总管为副都统。徙至嫩江东岸博尔多治,即今黑龙江省讷河县境。光绪三十二年裁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为东西两布特哈。
  (23)乌喇:即吉林省吉林市。
  (24)罗刹:梵文译为“罗叉娑”或“阿落刹萨”,相传原为古代南亚次大陆土著名称,自亚利安人征服印度后,凡遇恶人恶事,皆以罗刹名之,罗刹遂成为恶鬼名。
  (25)轻车都尉:清代官职名。轻车西汉兵种之一,至汉武帝时变成仪仗队。都尉战国时比将官低的武官。唐宋勋官省轻车都尉。清代沿用,则三四品武职之阶官,亦以都尉为称号。
  (26)库马拉:我荣边公社湖通镇对岸,现为苏联的村庄。
  (27)百人长:元代官职名。元代军制,设百户,为百夫之长,为世袭军职。
  (28)斥堠:斥,侦察。堠,了望敌情的土堡,旧时军队称侦察兵为斥堠,即哨所。
  (29)卜魁:齐齐哈尔市。旧城的原名。魁,满语“克伊”的切音。
  (30)三花五罗:鱼名。边花、鳌花、鲫花为三花;哲罗、同罗、法罗、胡罗、牙罗为五罗。
  (31)普特:苏联一种计量单位,一普特合我国现行市斤三十二斤七两六钱。
  (32)阿马扎尔:呼玛县漠河公社境内阿马扎尔河边的一个村庄。
  (33)按碃:金矿里忌讳坑字,把坑称谓碃,掏金掘井或挖坑,统称为按碃。
  (34)宝局:宝局是赌场,做宝人叫“庄”,下注人叫押宝,共分四门,即么二三四。押对为赢,押错为输。
  (35)会局:会局是一种赌博场。会名有天龙、红春、音会、三怀、曰宝、汉云、板柜、河海、合同、万金、有利、上招、至高、光明、本力、上至、桂云、青云、青春、太平等三十七门。把会名和赌注写在纸上,折叠包好,叫“封”。往会局送封的人,叫“跑封”。以这种形式赌钱叫押会。押对为赢,一元赢三十元,每次出一会名。
  (36)马主席:一九三二年三月马占山任黑龙江省主席,故称谓马主席。
  (37)毛沙:金矿工人,把土称谓毛,表土名谓毛皮。土层厚,称毛深。
  (38)沙申:苏联计量单位,一沙申,合我国现行市尺六尺六寸。
  (39)博石多威:带棚的爬犁。
  (40)大哈:鄂伦春民族用狍皮做的大衣。
  (41)温得:用犴皮做的高腰靰鞡,轻便柔软暖和。
  (42)东北流通券:中国东北地方人民银行发行的地方性的货币,于一九五一年三月三十一日停止使用。同年四月一日开始兑换中国人民银行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发行的人民币(苏制版),币值为95∶1,即流通券九十五元兑人民币一元。
  (43)“九·三”会议: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县委研究全县“文化大革命”问题的会议。
  (44)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发行的货币(苏制版),称旧人民币。一九五五年三月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称新人民币。开始兑换,币值为10,000∶1,即旧人民币一万元兑新人民币一元。
  (45)萨满: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以骗取财物,俗称跳大神。
  (46)撮罗子:鄂伦春人在野外搭的窝铺周围用兽皮、布、蒿草等遮挡,上面露天,人居其中。篝火做炊。
  (47)手把肉:把野生动物肉,大块煮熟,用刀割或用手撕着吃,叫手把肉。
  (48)会亲家:“亲家”两家儿女相婚配的亲戚关系。“会亲家”,就是上亲家去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