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龙头 建基地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抓龙头 建基地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伊春市2000年至2002年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森工多种经营结
构,推进产业化实施方案》,重点培育特色农业、畜牧水产业、山特产品
及药材4个主导产业,突出10个市级龙头企业和12个市级生产基地建设。
10个龙头企业:1. 铁力市双丰镇植物浸油厂。以年租金90万元租
赁给牡丹江粮食企业后,承租单位注入资金430余万元进行改造,形成
年加工大豆5万吨,年产二级植物油7200吨、豆粕4万余吨能力。当年
加工大豆1万吨,获利50万元,使南部地区大豆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2. 铁力市精制米加工厂。在完成改制工作的基础上,由铁力市粮
食局、乡企局、年丰乡共同筹资430万元,争取银行贷款40万元,于10
月1日前完成设备检修改造和新设备组装,组建了股份制的精米加工厂。
并开始生产,至年末,加工富硒米2300吨,实现了以铁力市为中心的南部
地区水稻产业化经营体系。
3. 友好肉鸡养殖加工总场。全年共加工肉鸡283万只,销售肉鸡产
品5051吨;实现利润500万元,牵动了中部地区肉鸡产业化的发展。
4. 市生猪屠宰加工厂。4月20日,正式投入生产,至年末屠宰生猪4.5
万头。
5. 山菜王股份有限公司。全年收购各类山野菜800吨,加工销售900
吨,实现产值1200万元,创汇76.3万美元,成为省级龙头企业。
6. 朗乡林业局绿色实业公司。全年加工香菇干品10吨,鲜品70吨,
盐渍2840吨,带动了南部地区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发展。
7. 哈慈五加参保健茶加工厂。全年加工毛茶160吨。
8. 红星区平贝加工厂。全年加工平贝120吨,形成了以红星为中心
的北部地区平贝产业化经营体系。
9. 铁力林业局林蛙加工厂。共加工林蛙80万只。
10. 金山屯林蛙加工厂。全年加工林蛙200万只。
12个生产基地:1. 铁力市绿色水稻生产基地。铁力市10万亩绿色
水稻在大灾之年取得较好收成,平均亩产在550公斤,总产量达5.5万吨。
2. 嘉荫县绿色大豆生产基地。嘉荫县15万亩绿色大豆总产量1.3
万吨,3万亩AA级有机大豆通过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证。
3. 市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年共产蔬菜39 600吨,占全市蔬
菜总产量的13.4%。日光节能温室发展到712栋,比上年增加208栋。
4. 刺嫩芽基地。双丰局本年播籽60亩,扩繁30亩,容器育苗10万株。
5. 袋栽香菇基地。朗乡局共生产香菇等食用菌535万袋。
6. 袋栽黑木耳基地。以五营区、新青区、金山屯区、友好区、嘉
荫县为主的袋栽黑木耳基地发展到4000万袋。
7. 林蛙养殖基地。全市林蛙养殖户达到560户,放养林地面积31万
公顷,放养林蛙约7亿只。
8. 人参种植基地。铁力市人参在床面积100万平方米,产人参45吨;
南岔区人参在床面积40万平方米。
9. 平贝种植基地。红星区平贝种植面积发展到115万平方米,产平
贝550吨;铁力局平贝种植面积发展到110万平方米。
10. 甘草种植基地。双丰局本年甘草种植面积扩大到650亩。
11. 养鹿基地。桃山局、金山屯区、铁力局、乌马河区等养鹿695
只。
养鱼基地。铁力市、嘉荫县、乌马河区(含锦山电厂)、友好区养鱼
面积21 800亩,鱼产量2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