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
全面实施“四项工程”,提升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以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素质。采取“两推一选”(在党员中推荐,在群众中推荐,召开党员大会选举)的办法产生村党支部班子98个;采取“双选”(把党员村委会主任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把村党支部书记选为村委会主任)办法,实行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抓好乡村干部“三年素质升级工程”的实施。培训乡镇干部278人,村级干部630人;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乡镇干部122人,参加中专以上学历教育的村级干部95人。年末,全市725名乡镇干部中,大专文化以上的有425名,占59%;1436名村级干部中,高中文化以上的有635名,占44%。重点抓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规范和拓展,全市199个行政村村务公开率达到100%,村务公开规范率达到93%,乡镇政务公开规范率达到100%。围绕解决经营机制转变带来的新课题,积极改进以森工企业为重点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变过去党组织对生产要素、生产环节管理工作的参与和监督,为对责任人的教育、监督、管理和服务;变过去围绕单一的常规性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教育和引导职工群众根据管护的实际情况和特长,创造性地培育保护森林资源;变过去的原则指导为具体服务。确定党员所承担的管护责任区为示范区,激励和促使党员在管护经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年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达到100%。提高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影响,非公有制企业中要求入党的员工人数大幅增加,达到3100多名。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全市开展了“以企为家、爱岗敬业”、“党员先锋岗”、“五热爱、五争当”等项活动,全年,党员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1100多条,58%被业主采纳;70%以上的党员员工成为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骨干。结合社区布局调整,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全市30个街道办事处全部成立党工委,建立了207个社区党支部。优化班子结构,全市30个街道班子的163名干部平均年龄37.8岁,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34名,具有3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141名。全市成立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24个,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65个。初步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上下联动、共驻共建、全面推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党建工作格局,并在全省社区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