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概况
经济发展概况
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3 802万元,同比增长10.4%;工业增加值实现17 008万元,同比增长12.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 193万元,同比增长11.1%;非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26 020万元,同比增长14%。与1997年相比林业局在木材调减8.7万立方米的情况下,有效遏制亏损,实现扭亏为盈。本年实现增收节支1400万元。
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主导作用的同时,继续推进所有制结构改革,大力扶持民营经济,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实施工业立区战略和再就业工程紧密结合起来。经过所有制结构调整,全区非国有经营户达到1781户,其中按企业性质划分,集体2户、外资1户、私营22户、个体1156户。按行业类别划分,工业229户、农业118户、交通运输业281户,商饮服务业1153户。全区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7825人。2002年全区非国有经济占全区国内总产值77%,比全市平均率高2个百分点,完成销售收入48 965万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润1880万元,同比增长13%,实缴税金305万元,比上年增长13%。
在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同时,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扶强一批龙头企业,以发展纤维板、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4板为主导产品,大力发展实木家俱。全力推进木制工艺品生产,到目前全区已形成了以松圣木业公司为龙头的人造板生产体系,以友春木业公司为龙头的实木家俱生产体系,以艺达公司为龙头的木制工艺品生产体系。木材精深加工企业17户,产品达到3个系列19大类60余个品种。木材精深加工盘活闲置固定资产4269.2万元,安置下岗职工2000余人,创利税56.4万元,占全区税收总额13%。以职工森林管护经营为载体,大力发展林冠下经济,加快特色养殖、特色种植业开发。建立了以平贝、板兰根、黄芪等种植为主的北药基地,面积5932公顷。以地摆袋植黑木耳为主的人工食用菌基地。在养殖业上发展了经济效益高的养鹿、林蛙、獭兔、肉鸡等。创造3个繁荣,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2年新青区通过自筹和引进外埠资金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宅楼已达6.1万立方米,12月份峻工的5100平方米的繁荣商厦是伊春北部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大型商夏。新建11 600平方米的商贸批发门市楼房也投入使用,区内商贸门市房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是伊春北部商贸中心和小商品集散地。全区社会商零售额达8870万元。
2002年共安排14个科技项目,完成和推广鸡腿蘑人工栽培技术;平贝种植技术推广;养鹿技术3个项目。教育系统认真巩固“两基”成果,顺利通过省级复检,区政府筹措资金补发了3年前拖欠的2个月的教师工资。本区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今年共有38名考生考入本科院校,有7名同学考入音体美本科院校。医疗事业有新的发展,本年区医院通过集资、股份合作等形式筹资83.5万元,先后购置了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仪等5套医疗设备,购置了彩色超声诊断仪。增设了疼痛门诊,肛肠门诊,开展了牙齿整修等5项新医疗业务。2002年底,全区有3627名职工实行了一次安置,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已达1649户、5199人,全年安置就业2000余人,累计安置率已达到81.5%。城镇绿化新增地200平方米,植树2000株,安装路灯500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