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民族地区经济

民族地区经济


  加大了推进民族乡、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2002年,铁力市年丰乡在继续种好沙沙尼、彩稻、富士光等市场销路看好的品种外,又引进了9911、9912等新水稻品种,以年丰村“寒地优质高产水稻示范基地”和吉松村“绿色优质水稻示范基地”做示范,逐步辐射全乡。在铁力市民族乡村中经营耕地规模达10—20公顷的农户达10余户,种田大户年收入可达5万元。嘉荫县胜利鄂伦春族村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年初养殖绒山羊120只,现已发展到近200只,养鹿20头。铁力市朝鲜族村平贝生产也向规模化经营发展,靠山村当年开辟了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平贝示范基地,铁力市民族村平贝种植总面积达10公顷。民族企业伊春兴达果仁有限公司,当年实现产值3000万元,连续几年成为本市创汇大户,安排近400名下岗职工再就业。铁力市云山朝鲜族村利用民族独特的风情,开发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在原有云山民族风情园的基础上,筹资30万元,新建了凉亭、朝鲜族火炕和秋千、跳板等传统民族游乐设施,扩大了经营规模,全年共接待游客近万人,旅游旺季最高日营业额突破万元。
 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的投入力度。在各级政府和民族工作部门的积极争取下,省、市、县三级政府共投资70万元,完成了铁力市双丰镇光明村农田道路等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级农贷部门对民族乡村给予了倾斜政策,全年共为全市10个民族村解决贷款350万元。铁力市双丰镇信用社为光明朝鲜族村解决农贷75万元,基本上满足了全村农户的资金需求。
 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加快了民族乡、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本市10个民族村中有4个处于贫困状态。经积极争取,嘉荫县胜利鄂伦春族村被确立为省级贫困村,铁力市靠山朝鲜族村被列为市级贫困村。2002年,市财政局结对包扶铁力市靠山村,根据靠山村的实际情况,市财政局制定了包扶方案,落实了具体责任,制定了具体包扶措施,确定了五年内帮助靠山村彻底脱贫并达到市级文明村的目标。当年,帮助靠山村打机电井五眼,解决了80公顷耕地缺水的问题,帮助靠山村开发0.5万平方米平贝种植项目,并帮助落实贴息贷款4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