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职工自营经济

职工自营经济


年末,全市职工自营经济已实现增加值23亿元,比2004年新增4.4亿元;从业户数已达
到14.6万户,占职工家庭总户数的50%;从业人员已达到32.4万人,占职工家庭总人口56%;新安置
下岗再就业14 076人,累计达到11.6万人(次);户均收入达到1.4万元,人均收入5 192元,纯收
入百万元的职工135户。全市职工自营经济增加值超亿元的区局已达11个,增加值超千万元的林场
(所)26个,超百万元的林场(所)201个。
加强领导,广泛发动,为发展职工自营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成立了职工自营经济重点
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在市总工会抽调人员组成综合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创办了《伊春市职工自营
经济简报》,已编发38期。并结合实际,制定实现“一网、两会、三带、四帮、五地”(一网,即
职工自营经济实现网络化管理;两会,即成立木耳、平贝两个协会;三带,即干部带群众、大户带
小户、富户带贫户发展自营经济;四帮,即提供资金、物资、项目、技术帮扶;五地,即创办木材
精深加工、畜牧业、北药、绿色食品、旅游五大特色产业的创业基地)的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召
开工作会议,对自营经济工作进行专项推进,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纳入2005
年各县(市)区局目标考核重要内容之一。全市各级党政领导都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当作当前的一
项创业富民工程,分别采取召开领导班子会、调研汇报会和职工自营经济工作会、现场会等形式,
及时传达贯彻全市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动员大会特别是市委杨书记的讲话精神,并对职工自营经济工
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成立了由党政领导挂帅、工会主席参加的职工自营经济重点工作推进领
导小组,已形成了“党政领导、工会主抓、各方配合、全员参加”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与市委
宣传部部门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职工自营经济宣传报告月活动,实现全市218个林场(所)和
224个社区场场做报告,人人受教育。全市共做宣讲报告和巡回报告1 638次,有2 163名职工在会
上做了典型发言和经验介绍。
狠抓落实,强力推进,确保职工自营经济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制定了《伊春市职工自营经济
发展规划(2006—2010)》和《伊春市职工自营经济百场万户升级竞赛方案》。全市各县(市)区
(局)也都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长远的职工自营经济5年发展规划,力争到2010年全市从事职工自营
经济达到小康标准的职工家庭13万户,占全市职工总户数的77%。市职工自营经济推进领导小组于
5~6月份组成5个调研推进组,深入到全市218个场(所),采取走场(所)、看大户、听情况、谋
发展的办法进行调研指导、督办推进。主动向市科顾委征求意见,并与市统计部门取得联系,联合
举办了自营经济统计工作培训班,规范统计范围和统计内容。
畅通渠道,加大力度,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提供服务。通过干部带群众、大户带小户、富户带
贫户的“三带”活动,引导和帮助职工发展自营经济。据统计,全市有2 507名基层领导干部带头发
展职工自营经济,有3 749个大户带动7 702个小户发展职工自营经济,有956个富户带动2 888个贫
户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在资金、政策、物资、技术等“四帮”上,创造条件帮扶职工发展自营经济。
全市用于扶持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的资金1 521.6万元,提供各类物资扶持折合人民币1 626.5万元。
全市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49期,参加培训人数达26 239人(次),提供各类信息5 008条,订阅各
种技术书刊28 244册,解决技术难题881个。成立产供销服务公司和协会,建立职工自营经济服务
体系。为提高职工自营经济产品的附加值、畅通销售渠道,市职工自营经济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
带领有关人员赴牡丹江东宁县考察山特产品市场建设及销售情况,为更好地研究解决伊春市山特产
品生产、销售和市场建设、管理及产品销售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市总工会于10月份在上甘岭区召
开了全市职工自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议,通过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加快了全市职
工自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年末,全市21个县(市)区局和218个林场(所)全部成立了职工
自营经济服务体系。9月成立了市职工木耳协会,12月成立了市职工平贝协会。针对2005年黑木耳市
场供大于求的情况。市总工会、市职工木耳协会及时召开木耳协会常务理事、部分山特产品经销商
座谈会,帮助职工研究对策,开通了3部热线电话,24小时全天服务,为供求双方牵线搭桥。组织
14个黑木耳促销团,分赴外省、市帮助职工联系木耳销售,帮助职工销售木耳274.7万千克。
培壮基地,龙头带动,引导职工自营经济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围绕全市发展壮大“五
大优势特色产业”,各地职工自营经济种植、养殖、加工等基地建设已初具雏形。全市已建立木材
精深加工基地207个,畜牧养殖基地125个,北药种植基地110个,绿色食品种植加工基地109个,旅
游基地51个。各种基地的建设初步实现了自营经济的产业化和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