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村经济走新型之路

农村经济走新型之路


组建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年丰朝鲜族乡吉松村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共计筹
措资金174万元,吸收110户村民的200公顷土地,组建全市第一家农机股份合作农场。到2005年底,
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比 2004年提高35%,是1999年的3.5倍。股份合作农场借鉴公司化管理模
式,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利益分配实行按股分红。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技术指导统
一,种子品种统一,资金物质管理统一,机械作业统一。在生产环节上,发挥股份合作经营的优势。
在田间管理上,实行技术承包,工资与产量挂钩,超出部分按一定比例给技术人员提成。2005年,水
稻产量公顷达到1.7万斤,技术人员平均工资达到1万元以上。机械耕作集约生产,合作农场成效显
著。农场种植业收入达到272万元,代耕服务费获利6万元,农场总收入达到278万元,排除各项支出
186万元,年终效益达到百万元。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使农场在品种选用、
育秧、作业规范、作业标准、作业时间、管理模式上实现统一,真正实现种植、收割全过程标准化。
育苗、插秧、整地、田间管理及销售全部实现专业化分工,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公益事业建设有
保障。合作农场使村集体收入增加,村党支部从经营效益中提取公益金,支持村里兴办公益事业,改
善村容村貌,增加村民的福利待遇。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成立合作农场后,由7个人耕种全村90%的
耕地,使全村210名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现有24户农民累计投入超过1 000
万元,到城里或大城市买房定居,改善生存、居住环境。农村中小学生均在城市就读,村民素质不断
得到提高,促进了农村文化发展和文明村建设。(刘淑艳 曲丽华 李瑞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