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概况
乌伊岭区(局)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伊春林区北部,国铁汤林线终点。跨小兴安岭南
北两坡,南与汤旺河区分界,西隔库尔滨河邻红星区,西北与逊克县接壤,东、东北同嘉荫县毗
邻。林业局施业区面积308 127公顷,总人口25 356人,职工6 415人。基层单位43个,其中有12
个林场(所)。施业区内有红松、云冷杉、落叶松、白桦、柞木、杨木等林木资源。林下还生长
着小兴安岭特有的党参、五味子、黄芪、刺五加、满山红、三棵针等几百种山药材。还有桦树液、
笃斯、越橘、蓝淀果等天然饮料资源和蕨菜、黄瓜香、木耳、蘑菇等山特产品及丰富的玛瑙、黄
金、硅石、铁矿等矿产资源。
乌伊岭自然风光秀丽,有郁郁葱葱的红松原始林、穿越山谷的“开山河”瀑布、碧水环绕的
“独秀峰”。这里曾是清代皇家狩猎场。夏季,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冬季,
玉树琼枝,银海茫茫,尽展北国的壮丽风光。
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8 230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工业增加值实现4 451万元,比
上年增长14.6%;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实现6 416万元,比上年增长26.1%;非国有经济产值实现
13 399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占GDP总值的73.5%。主要生产指标如期完成。更新造林完成
955.8公顷,完成计划的101%;幼林扶育作业面积完成5 048公顷次,完成计划的105.2%。森林抚
育完成7 528公顷,完成计划的171.1%,病虫害防治面积完成4 000公顷,完成计划的100%。木材
生产完成94 978立方米,完成年计划的90.5%。细木工板完成9 259立方米,单板完成6 340立方
米,其他板方材完成18 000立方米,雪糕柄完成1 491吨,防腐线杆完成8 340立方米。农业播种
面积1 067.4公顷。养猪7 216头,养牛3 642头,养羊28 750只,养鹿3 150只。基本建设投资完
成1 79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6.6%。
生态特色养殖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2005年区政府投资316万元,完善了兴安种鹿繁育基地
建设。以永胜畜牧养殖公司为龙头,积极发展绒山羊和肉牛的养殖繁育。大力发展林蛙养殖项目,
数量已达到800万只。全年特色养殖业增加值实现727万元。山特产品生产和加工实现了新突破。
以小兴安岭珍稀食用菌公司为龙头,进一步挖掘食用菌、山野菜、山野果产业发展的潜能,全区
食用菌生产达到844吨,山野菜采集达到420吨,山野果采集达到115吨。北药种植面积达69公顷,
北药培植基地已达333.33公顷。全面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经营承包责任制,并继续推行农民
参加管护经营的做法,加强了农林交错地带林权林地的管理,收回林地1 193.4公顷。不断提高
森林培育力度,充分发挥营林的基础作用,全年共营造民有林351.66公顷。进一步加强了森林防
火和病虫鼠害防治工作。2005年没有出现森林火灾和伤亡事故。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再登新台阶。全年引进外来投资企业6户,实际到位资金3 954万元,完
成年计划的124%;实际利用外资25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25%;进出贸易额实现51万美元,完成
年计划的102%。对上争取以项目为牵动,全年到位资金900万元。通过积极努力,本区湿地自然
保护区晋级工作已经获得国家林业局认可。
全年实施重点科技项目7项,增强了全区产品的科技含量。切实加强教育教学投入,全年投
入资金468万元,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成功的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检查,受到好评。文化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源头飞歌”广场文化活动。
为群众办实事收到显著实效。实现了“五个确保”,即确保在岗职工工资按现行标准正常发
放;确保离退休职工工资及时发放;确保困难职工进入最低生活保障线;确保特困职工得到救助;
确保下岗职工当年安置率达到67%以上。全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全区有117名下岗职工享受了税费
减免政策,增加了社会公益岗位240个,通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安置下岗职工1 403人。加大城镇
基础设施建设。给水工程总投资2 000万元,全区已有70%以上的居民用上了自来水。热网改造工
程投资67万元,改造了区内部分供热管线。街巷道路工程投资105万元,完成向阳路的拓宽、排水
及人行道改造,完成14条5 332延长米的巷道改造及排水工程。安居工程融资800万元,开发建设
适用住宅10 000平方米。美化工程投资13万元,新安装路灯13盏,维修路灯31盏。对区机关、中
心公园及主街两侧进行绿化,栽花23万株,植树1 040株。投资420万元建设职工医院4 00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