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服务型机关创新能力
提高服务型机关创新能力
一是创新服务理念,端正服务型机关建设方向。通过召开专门会议专
题讲解、领导撰写理论文章阐述引导、制定专门方案规范操作、强化工委自身指导一个部门
一议和大会提、小会讲等多种有效方式,加强思想引导,理顺服务思路,帮助和引导机关部
门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机关工作价值和工作定位中牢固树立服务机关的理念、责任机关的理念
和开放机关的理念,确保机关部门把权力的运用和管理职能的行使最终落实到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和达到人民满意上。二是创新服务制度,规范服务型机关建设工
作。为使机关工作形成常态机制,以制度的形式,保证机关服务工作的刚性化、具体化。建
立了机关政务公开制度、征求意见制度、监督制度和责任制度。按照这些制度,在全机关推
行开放服务,以多种方式对机关各部门的办事制度、程序、职责范围、许可事项、许可条件、
收费标准、办结期限、咨询投诉等向社会公开。执法执纪、经济杠杆、组织人事等部门对处
罚、处理行为、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干部人事任免、公务员考录及审批事项的设立调整,
都以新闻发布、政务公开栏、新闻媒体和网络等途径进行公示。各部门在重大决策和重大事
项实行前,都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之中进行广泛调查研究;专业性比较强的决策
和政策,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各行风部门面对群众进行听
证。机关各部门都相应设立了便民意见箱、执法举报专线,分类设立了行风义务监督网络,
设置了政务微机网络监督专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督促引导各部门建立了创建工作
岗位责任制度、目标责任制度、考评制度和问责制度。明确了机关各个部门工作岗位责任、
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和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分战线、分部门、分层次建立了工作
目标,每个部门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目标考核小组,实行半年初评、全年总评,奖优
罚劣,保证了创建工作的约束性。三是创新服务行为方式,落实服务型机关建设工作。围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执行,组织各类执法人员收看执法教育专辑,进行执
法知识答题、执法培训和岗位练兵,提高了执法水平。对行政许可事项、受理审批环节、自
由裁量权使用、群众意见落实情况和执法案件的处理情况进行全程网上发布。指导各部门普
遍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等6 项制度,首先接待的机关工作人员负责到
底,对基层和群众请示的事项限时答复,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追究责任。同时,组织机
关各部门清理自我授权的条条框框,改革和简化审批程序、审批内容,开展电子政务、网上
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做到了繁事简办、急事特办、好事帮办。四是创新推进载体,深
化服务型机关建设工作。为了营造创建氛围,工委组织机关37个部门、14个单位深化扶贫工
作,使机关部门结对的119 名帮扶对子今年全部脱贫,圆满完成了市委下达的第三轮帮扶工
作任务;组织开展了机关拔河比赛、排球比赛和乒乓球比赛;组织市直92个部门开展了“送
温暖、促和谐、保稳定”捐款活动,为困难群众捐款30多万元。各部门也在服务基层、服务
群众中,积极进行载体创新,深化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