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各单位普遍召开党委常委会、政府例会、部门联席会,认真学习中
办厅字〔2005〕12号文件,领会文件的基本内涵,重新审视和分析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
作状况,针对存在问题落实改进措施。市老干部局组成3 个工作组,对全市企业特别是改制
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和调查,逐单位、逐人掌握了真实情
况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在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会同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事
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办公室联合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改制和破产企
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将《意见》转发到各单位。通过深入贯彻
12号文件,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有了加强,老干部生活待遇进一步得到落实。改制和
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在国有改制、破产、关停企业中有离休干
部371 名,分布在29户企业,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不到位,老干部所需
费用难以落实,有的还拖欠“两费”(离体费、医药费)。为确实解决这些问题,按照分门
别类、因企施策的原则,逐单位、逐人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市政府从市财政、区财政、
企业筹资近100 万元,用于解决拖欠离休干部“两费”(离体费、医药费)和缴纳医疗统筹
基金,已基本落实到位。对没有管理服务能力的企业,将老干部上收到主管部门或划归属地
管理,落实了接收单位。西林铅锌矿破产后,将20名离休干部全员移交给西林区,离休干部
所需经费已按规定一次性缴纳到位,防止遗留问题的发生。嘉荫县将18名企业离休干部全员
上收到县政府。“三个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离休干部离休费已全部纳入市级社会养
老保障统筹,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统一由市财政支付,确保了全市离休干部都能
按月足额领取离休费,没有新拖欠。对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部纳入属地医疗统筹,列入同级财
政预算,单设帐户,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对离休干部在医统基金标准数额以外发生的医疗
费用,同级财政实行费用兜底,实报实销,大多数单位医药费人年均达5 000 元以上,有的
单位达到8 000 元,个别的达到10 000元。各单位针对离休干部医疗待遇落实中的薄弱环节,
加强调查研究,摸索满足离休干部医疗需要的办法和措施。市政府下发了《参加市级医疗统
筹离休人员医疗费结算暂行办法》。《办法》中规定老干部人年均医药费5 000 元,节约归
已,超出部分实报实销,个人结余部分作为营养保健费发给本人。各单位坚持从本地实际出
发,采取提高医统基金标准、住院公款垫付、发放门诊医疗费、增加个人购药网点、缩短报
销时间、建立家庭病床、在活动室建立诊所、定期体检、开设医疗绿色通道、实行医疗承诺、
发放爱心援助卡等办法,离休干部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普遍加强老干部
病房管理,增添医疗设施设备,配强专职医务人员,全市建立老干部定点医院61个,老干部
病房77间,床位212 张,配医务人员96人,设家庭病床51张,在活动室准备了常用、急用药
品。财政支持机制为保证离休干部费用需要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县(区)级财政在支付离
休干部医统基金标准数额的基础上,追补超支缺口部分290 万元,支付开展活动经费22万元。
市政府为市财政供养的离休干部举办活动、订阅报刊、走访慰问、赴外省市考察、市活动中
心大楼改造修缮、增添设施设备支付63万余元。对参加革命时间长、长期身患重病、生活比
较困难的老干部给予特殊照顾。全市为这部分老干部发放生活补助金2.4 万元,青少年志愿
者上门服务89次,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干部按月发给200 元护理费,老干部工作人员主动上
门帮助解决生活困难,一些单位免费为这些老干部解决取暖用煤、烧柴和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