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粮食业

概况


2006 年,全市粮食流通继续贯彻“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改革方
针。全市实现粮食销售、转化总量为374 528 吨,本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现新粮收购59 407
吨;同时伊春、铁力、嘉荫等3 户军供站点还保质保量完成了辖区军警部队的政策性粮食供
应任务,伊春市区部分国有粮食企业还开展了大米、面粉、豆油等成品粮经营。市粮食局按
照省、市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深化改革,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力
度,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继续解决“三老”问题,“并轨”职工养老保险手续全部
接续,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实现了平稳过渡,全市粮食职工由9 051 人减少到522 人,卸掉
了企业冗员的“老人”包袱,每年减少养老金统筹支出900 万元。继续协助财政部门清理政
策性挂账,经确认企业有7.17亿元政策性贷款挂账剥离到主管部门,占贷款13.3亿元的54% ,
每年节约利息4 300 万元。基本解决了“老账”包袱。继续按省定计划积极销售库存陈粮和
陈化粮6.4 万吨,库存由最初的60万吨减少到15.4万吨,“老粮”压力逐渐减轻。同时,着
力推进粮食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加快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公司化改
造基础工作,非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行租赁制,盘活了闲置资产,101 粮库和西林粮库
实现了整体出售。还着力推进转换机制,实行工效挂钩的岗位工资制度,重奖创效益、促发
展有功人员,调动了全体员工和法人代表的积极性,为促进企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市场流通秩序逐步规范。通过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食盐专营办法》,抓
好粮政和盐政执法,流通秩序达到了规范有序。三是国有粮食企业发展态势良好。通过坚持
以企业发展为主题,以支持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实施了“以粮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战略,
发挥了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渠道作用。政策性经营全面完成任务,商业性经营市
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完成招商引资:按市政府口径完成378 万元,占指标300 万元的126%,
按省粮食局口径完成1 720 万元,占指标500 万元的344%. 全年实现亏损567 万元,剔除省
承认的历史客观因素和当年政策性因素745 万元,实际完成利润178 万元,实现了省定全行
业不亏损的目标,比上年增利137 万元,其中6 个骨干粮库利润增长都在10% 以上。2006年
经济效益在全省名列第一,受到通报表彰;招商引资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