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行政执法与打假

行政执法与打假


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9 600 余人次,查处违法案件482 件,查处大要案86件,
端掉黑窝点11个,公开曝光定点揭露7 件,受理办结消费者投诉35件。“3 ?15”期间集中
销毁了5 类20种货值12万元的假冒伪劣产品。开展了食品、冷冻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专项
整治,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体小作坊40余家,化妆品商店21家,美容院42家,白酒生
产经销企业53家,捣毁肉灌制品、白酒“黑加工点”4 个,收缴物品价值近千元。开展特种
设备、液化气充装、化学危险品专项整顿,对全市供热系统、气体充装行业、商场、滑雪场
等几大行业的七类设备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29处,依法查封了王杨液氧厂
等违法经营户,并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顿,共检查了40多个品种,近300
多万元的农资产品。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顿,对铁力市建材大市场等近20多家建材经营企业
经营的塑窗、胶合板、红砖、沙石、阻燃管、水泥排水管等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检查,共查
办案件4 起;集中整治了区域性生产劣质人造板的问题,重点整治人造板产品甲醛释放量超
标和强度不合格的问题,立案查处违法生产企业60家。开展计量器具、集贸市场专项整顿,
共办理计量案件30余起。
对全市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人造板、塑钢窗、白酒、饮用水等产品的生产企
业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查处了无证生产矿泉水案、无证生产塑料钢窗案、使用非“B ”型啤
酒瓶案。在行政执法人员中深入开展“剖析一个行业、研究一户企业、监督一类产品”活动。
对全市送电和计费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发现4 家供电分公司存在结算量与实际量不符的问题,
依法对上述单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端掉黑窝点11个,其中查办的假冒喜力、百威、科罗娜
等品牌啤酒的黑窝点案在《中国食品质量报》上予以曝光。对3 家生产不合格饮用水企业予
以曝光,并责令立即整改;根据消费者举报,查封了427 箱流入本市的不合格啤酒;开展了
机动车辆制动液和防冻液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经销修理企业285 户(次),检查制动液274
批次、防冻液195 批次,查出不合格产品55批次539 瓶;加强液化气充装环节的安全监督管
理,打击和防止充装超期气瓶和利用计量手段欺骗消费者的不法行为,办理案件4 起。
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辖区打假责任制结合起来,深入推行质监打假治劣“片警”机制,
与基层派出所、社区、街道共建监管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共设立85个执法打假责任区,聘请
义务打假监督员、信息员、协管员共计216 名,监控重点企业349 家。对企业实施网络化监
管,及时掌握和处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苗头性、趋势性和区域性问题。全年稽查支队根据
群众和片警举报,连续查获肉灌制品、啤酒、酱油、食醋等黑窝点6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