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概况


乌伊岭区(局)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伊春市北部,国铁汤林线终端。施业区跨小兴
安岭南北两坡,属低山丘陵地形。境内有乌云河、库尔滨河和汤旺河3 条水系。注入黑龙江和
松花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施业区总面积308 127 公顷,其中属伊春行政区面积为90 257
公顷。森林资源管护面积达114 450 公顷,森林覆盖率83.9% ,全区总人口25 077人,有满
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赫哲族、锡泊族等6 个少数民族。生物资源丰富,动植物达
1 247 种,在895 种高等植物中貉藻是国家I 级保护植物,红松、水曲柳、黄檗、紫椴、野大
豆、钻天柳、浮叶慈茹、乌苏里狐尾藻属国家II级保护植物,野生动物有352 种,其中国家
I 级和II级保护动物51种,丹顶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细嘴松鸡、紫雕、原
麝是国家I 级保护动物。这里有红松母树林、兴安落叶松种子林、省级自然湿地保护区。地
下蕴藏着玛瑙、黄金、硅石、铁矿等矿产资源。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林事业全面提升。更新造林超额10.53 公顷完成466.7 公顷的计
划指标,经上级检查面积合格率为99.7% ,成活率为94.4% ,创历史新高。木材生产完成104
986 立方米,由于执行最低限价和竞价销售措施,单位售价同比提高103.36元,实现利润116.8
万元,完成各项上缴1 893.8 万元。“严管林”见成效,清理木材加工厂点11个,查处涉林
案件189 起。以乡镇工业小区为依托,木材精深加工又有新发展。年内生产出口胶合板12 789
立方米,生产细木工板8 000 立方米、雪糕柄800 多吨、防腐线杆10 290立方米。产品产销
率达90%。生态特色养殖业已成支柱产业,鹿饲养量3 650 只、绒山羊年末存栏达29 000只,
新划定林蛙养殖区1 600 公顷,养蛙重点大户增至39户存量800 多万只。传统养殖业呈上升
势头,地产鸡蛋市场占有率达70%.以小兴安岭珍稀食用菌公司为龙头的食用菌、山野菜、山
野果有机食品生产稳中有升,本年生产食用菌5 530 吨,山野菜采集加工140 吨、山野果采
集生产432 吨,产销率为90% 以上。北药培植基地扩增至5 000 亩,品种不断增加。引进资
金1 000 万元,年生产2 万吨的铁矿粉的阿廷河铁矿已试产成功;富强岩金矿引进资金1 827
万元,筹建工作已进尾声,可年产黄金90公斤。
招商引资和对上项目争取双获丰收。2006年引进资金5 556 万元,同比增长64% ,实际
利用外资41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05 万美元;以项目为牵动对上争取资金1 206.9
万元,同比增长40.5%。2006 年全区GDP 实现20 310万元,同比增长12%.三次产业比重为41.59
:29.33 :29.08.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实现14 029万元,同比增长16.3% ,占全区GDP 的76.1%
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区政府投入2 300 多万元,用于改善居住、出行、医疗、环境建设,新
建经济适用住房8 000 平方米,建通村水泥路10公里,街巷道升级124 条,建防洪堤坝610
延米,新建医院大楼4 400 平方米。给排水、供热、园林绿化等公益事业都有所改善和提升。
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两次增加在岗职工工资,人均月增资350 多元,增
加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并按时足额发放,40、50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城镇“低保”基本实现
应保尽保,有68户特困户摆脱贫困,年内用于社会保障、救助弱势群体资金达270 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