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队伍建设


从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入手,不断加大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力度。一是加强党员
教育联系会议领导小组自身建设。将市管党费的60%用于党员教育,建立了由123名客座教师组
成的党员教育师资库,编写了伊春市《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教材》和《党员队伍建设文件选
编》,并发放到基层党组织;创办了《伊春党建情况简报》,指导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二是研
究制定了符合伊春林区实际的党员教育工作计划,分行业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试点工作。印发
了《2007年全市党员教育工作计划》,明确了党员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提出了农村、林场所、社区、国有企业、“两新”组织、学校、机关和事业单位等8个不同领域、
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党员的具体教育内容和要求。三是多策并举,全面推进党员教育工作。在
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市、县(市)区两级党委采取了建立机构、集中培训、加强阵地建设、建
立师资队伍、经费保证等11项推进措施,使党员教育工作取得了实效。四是创新载体,深化了
党员教育工作。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了“迎七一、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月和以“提素质,强能
力,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的学党章活动。
从实施“两双”行动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力度。一是开展专项调研,
摸清底数,建立信息库。通过多次“拉网式”排查摸清了流动党员底数,截止2007年11月底,
全市共有流动党员6 221名。二是加强沟通联络,印发“联系卡”。在对流动党员登记、建库、
发证过程中,把“伊春党建”网址及21个县(市)区(局)的党建网页、网址联系卡,及时告
知或转告、发给流动党员,使2 657名流动党员通过伊春党建网站或网页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并领取了《流动党员活动证》。三是健全关爱机制,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在市委组织部和
21个县(市)区(局)设立了22部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并在媒体上公布。全年共接
听流动党员咨询电话518次,为流动党员提供落实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就业培训和权益
保障等方面的咨询服务936项。四是以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为契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印发了《关于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和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发放情况的通知》和《〈流动党员
活动证〉发放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表》。五是建立组织,活化载体,发挥流动党员作用。以规
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采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发展新党员、合理配置党员等办法,
使全市152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都组建了党组织。
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快构建和谐伊春进程出发,加大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力度。
一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建设。下发了《关于在党员经常性教育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联
系点建设的通知》。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在农村、社区、林场(所)和非公有制企业重新
建立了自己的党建工作联系点。二是总结试点经验。选择翠峦区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
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的试点单位,指导开展了“七个一”联系服务群众活动。
三是采取灵活的活动方式。各级党组织充分运用民情意见箱、建立联系和服务群众站(点)、
为民服务承诺、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一对一”和“一对多”结对帮扶等
有效载体,把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落到实处。
从“注重质量、改善结构分布”的原则要求出发,加大发展新党员工作力度。在发展党
员工作中,严格履行发展程序,认真执行培训制、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
采取“五到位”措施,年内发展党员1793名,合格率达100%。积极开展在中学生发展党员的
协审工作,发展中学生党员2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