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
·人 事·
人才工作
一是柔性引才工作迅速启动并取得明显成效。通过《伊春日报》、下发文
件等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召开全市柔性引才工作座谈会,深入基层和企事业单位开展
人才需求调查,制定柔性引才工作计划,做好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2007年,全市通
过柔性引才方式共引进急需高级人才291人,解决技术难题121项,对企事业单位发展
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伊春林管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聘请东北林
业大学校长杨传平教授担任工作站合作导师,许兆君市长亲自颁发聘书。邀请省博士
后创新团队就CDM(清洁能源机制)、碳汇经济进行考察研究,举办碳汇经济学术报
告会,成立伊春市CDM发展战略专家委员会,市委书记杨喜军、市长许兆君为首批13
名特聘专家颁发聘书。由市委书记许兆君亲自担任课题总负责人的《黑龙江省国有林
权制度改革研究》被列为黑龙江省2006年重点攻关软科学课题,通过省科技厅科学技
术成果鉴定,荣获《中国改革十大创新案例》奖,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4篇,
课题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三是为“四大集聚区”发展提供人才服务
工作扎实推进。制定《伊春市人事局为“四大集聚区”开展人才服务工作方案》,深
入主管部门和企业,广泛收集技术难题和人才需求信息。举办“四大集聚区”(绿特
色产业)人才交流与技术咨询大会,选聘急需人才159人,设立咨询台,邀请16位专家
现场进行技术咨询,解答技术问题100余个,结成技术帮扶对子近百个。发挥民营企业
人才服务联系点的作用,建立民营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库,为集聚区民营企业提供高质
量的人才服务。组织市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科技服
务小组,深入集聚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85场次,培训人
员3 850人,印发资料6 500余份,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9项,解决技术难题76项,
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四是大规模人才培训继续深入开展。印发《伊春
市2007年人才培训工作方案》和培训计划。依托东北林业大学伊春市人才培训基地举
办2期实用人才培训班,培训种植养殖技术人员255人。抓好人才培训工作的沟通协调、
指导检查和跟踪问效,对培训情况进行抽查,督促落实培训任务。全市共举办各类培
训班和专题讲座350场次,培训各类人才25 290人次,其中:公务员4 213人次,专业
技术人员11 381人次,企业管理人才1 084人次,高技能人才和新林区建设实用人才
8 612人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五是引进国内外智力作用凸显。组织远东北
极狐有限公司等项目单位参加哈洽会国际人才智力交流合作活动,有5个引智项目洽谈
成功,分别与日本、德国、芬兰专家签订了技术研究与合作协议,签约金额500万元。
邀请日本专家分别对大豆种植生产情况和大岗落叶松母树林结实量低等问题开展技术服
务,解决技术难题7项,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10人。邀请哈尔滨医科大学等高校的7名博
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科技行义务咨询服务活动,解决技术难题8项,开展技术讲座及专题
培训4场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60余人。六是人才交流取得新进展。举办2007年春秋两
季大型人才交流会,59家用人单位到会招聘,700余人进场求职,257人与用人单位达成
意向协议。为大商集团、太平洋寿险公司分别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会同伊春卫校举办
该校首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洽谈会,达成意向协议63份。继续开展网上人才招聘活动,
72家用人单位刊登招聘信息,290人进行政策咨询,点击量8 381人次。完善人才派遣公
司“三险一金”等制度,与工行、电信、农发行等单位签订协议,派遣29人到岗工作。
做好人事代理工作,办理人事代理服务113人、调出手续166人。做好“三支一扶”工作,
招募毕业生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