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整治活动
专项整治活动
2008年,全市共开展药品、医疗器械9个专项整治。1、开展药品生产企业原辅料
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原辅料的购进、储存、养护,制剂的生产、检验、储存以及受托生产情况
等,检查整改问题87个,消除了药品生产安全隐患。2、开展药品广告及广告药品专项检查。
集中清理零售药店内违法药品广告,规范店堂广告发布行为。落实药品广告监测制度,重点监
测以患者、公众人物、专家名义作疗效证明的违法药品广告,监测并移送违法药品广告21起。
对包装、说明书、标签和质量可疑的广告药品进行抽验或核查,抽验广告药品8批,发协查函30
份,确认假药品种17个。3、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检查。要求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对现有中药
饮片的购进渠道、库存数量进行自查并如实上报。在掌握中药饮片现状的基础上,组织对中药
饮片的购进渠道、质量、储存条件、包装、标签等进行检查,查处假劣中药饮片案件26起,从
非法渠道购进中药饮片案件11起。4、开展了医疗器械重点品种检查。重点检查电疗、磁疗、光
疗物理治疗设备和隐形眼镜及护理液等产品的适用范围(适应症)、购进验收、产品注册等,
6户隐形眼镜及护理液经营企业依法申请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查处医疗器械违法案件7起。
5、突出抓好兴奋剂药品专项治理工作。组织拉网式检查,采取突击检查、明察暗访、交叉检查
等形式,全面检查兴奋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联合公安、工商、体育等部门组成督查组,对全
市兴奋剂生产经营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督查,保证了专项治理工作的落实,确保了本市不出现
药源性兴奋剂管理问题。6、开展注射剂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使用单
位进行检查,进一步加强了注射剂药品的监管,严厉打击了注射剂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中的
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确保了注射剂药品质量。7、开展血液制品、疫苗类药品专项整治。加强
了对全市血液制品、疫苗类药品经营、使用、接种单位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血液制品、
疫苗类药品的仓储、运输行为和流通渠道。8、开展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专项整治。
对全市的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互联网站进行重点监测和重点排查,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
传指导,公开曝光利用互联网违法发布虚假药品信息和销售药品行为。9、开展打击利用邮政渠
道邮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组织拉网式检查,围绕重点地区、重点环节和重点线索,
对假劣药品生产源头、销售、邮寄、运输渠道等环节进行监督,防止假劣药品通过邮寄渠道流
入经营使用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