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科技服务

科技服务


1、服务林权改革,为林改户承包经营提供科技样板。
全年安排试点林业局技术人员、承包户技术骨干等30余人的技术培训,以营造林技术、林下
经济植物栽培技术和食用菌栽培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技术培训,培养了林业局的技术骨干队伍,
使每个试点林场(所)都有一两名技术带头人,形成以上级科研单位技术人员为依托,承包经营
户技术带头人为主体,集示范、扩散、自我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乡土型技术服务体系。为试点局及
示范户提供《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实用技术典型推介丛书》包括营林与造林技术、林下经济
植物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四个分册,共60万字。强化示范户技术指
导,提高技术入户率。2008年示范工作技术服务重点放在现场技术指导方面,伊春林科院、带岭
林业科研所集中优势人力抓好示范户技术指导工作,根据需要派遣技术力量深入到到双丰、铁力、
桃山等五个林业局,神树林场、上呼兰经营所、跃进经营所等15个林场的47户林改示范户林地,
就其经营项目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提出应注意的事项,解决技术难题,保证示范户技术需
求得到满足。在服务过程中,坚持技术人员直接到户、技术成果直接到林、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使先进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分别达到了90%以上。分别对民有林经营者提出的红松果林的建立问题、
五味子培育技术问题、大青杨用材林培育造林用苗缺乏问题、猪苓栽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进行详细具体的现场指导。
2、服务基层企业,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中介等项科技服务。
利用省科技厅提供的信息平台,从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选择五味子体细胞胚发生和
苗木快繁、环保型生物质基复合板材胶黏剂与胶接、高低腹脂肉鸡双向选择品系繁育、林蛙胶原
蛋白体外表达、工业化沼气生产、废弃物生物有机肥开发利用等先进技术,推荐给相关企业,就
技术要点作了详细说明,指导企业研究合作的方向、内容、方式。以科技活动周为契机,在网上
召开2次信息发布会,推介了“大豆品种新品种”、“黑木耳替代料的筛选”、“东北地道药材
玉竹、柴胡阔叶次生林林冠下栽培技术的研究”、“龙牙楤木叶总皂苷胶囊”等311项先进实用
技术。带领有合作需求的乌伊岭林业局、朗乡营林公司、龙乡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伊春市华
裕种禽有限公司、伊春市瀛寰园林发展有限公司、铁力四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深入到
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逐一与技术负责人及课题组进行对接、洽谈,达成了合作意向。
截至目前,合作双方已建立起常态化联系渠道,其中高低腹脂肉鸡双向选择品系繁育、工业化沼
气生产等合作项目已有了实质性进展。从全市来看,科技资金匮乏仍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和进步
的重要因素。为此,全市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在储备项目及前期工作质量上下功夫,并积极
做好汇报沟通工作,有效地提高了项目申报的成功率。2008年共申报省以上计划项目9项,有2项
已经立项,有6项已通过项目官员审查,合计占申报项目的88.9%,争取资金400万元。
3、服务社会大众,为社会注入了科技动力好活力。
年初以来,市科技主管部门在两个方面加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力度。大力开展社会、生
态等领域的科技攻关。一年来,通过“编辑出版科普作品”、“举行科普报告会”、“科普画廊
展览”、“建立农村科普书屋”等多种手段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组织编写的《全国林业生态建设
与治理实用技术典型推介丛书》,包括营林与造林技术、林下经济植物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
术、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四个分册,共60万字。2008年,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在伊春区朝阳办
事处、西林区铁西社区和桃山上呼兰林场三个基层单位建立科普书屋3处,提供各类科普图书7 500
余册,价值10万余元。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及“科普之冬”等科普活动9次,参加
人次23 000人次。举办各类培训17期,累计培训3 300人次,发放各种科技资料2万份。面向企业
的技术成果信息推介,职工技能培训、面向宣传活动各级领导干部组织的专题科技讲座、青少年
科普知识竞赛、街区广场科普宣传等,实现了实用技术、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营造了学科学、
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