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成果推广及技术开发

成果推广及技术开发


松梢象甲防治技术:松梢象甲是东北林区红松人工林的主要害虫,对红松人工林的
危害极大。2008年对2 000多公顷被危害的红松人工林树木进行了防治。
沙棘引种栽培技术:1988年由林科院首先引进伊春林区,现在公路两侧及荒山秃岭有很多栽
培并且完全成功,不仅起到了防风固土的作用,而且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
万亩落叶松短轮伐期纤维原料林营造技术:在美溪、金山屯、带岭、铁力四个林业局营造
733.33公顷落叶松林示范林。
山梨优良天然品系选育技术:1993年开始研究,1999年取得科研成果。在南岔林业局太平
经营所营建20公顷山梨园,定植1万株已嫁接的山梨苗。
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1993年开始进行研究,2000年取得研究成果。培育五味子苗木近20
万株,指导林区群众建五味子园三十余处。
伊林7号大青杨优良无性系选育:1983年开始研究, 1993年取得研究成果,1995年获林业
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全院已建成苗木繁育基地,培育插条500余万段、苗木近10余万株,推广
到庆安、铁力、神树、朗乡、带岭、乌马河、美溪和牡丹江林口等地的个体企业和单位。
班克松:是1980年从北美俄勒冈引进抗性强的速生树种,1995年取得引种成功,该项成果
1997年荣获伊春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在伊春市翠峦、乌马河、乌伊岭等林业局及黑龙
江省庆安、鹤岗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造林,现在幼林长势良好。
暴马丁香药用原料林高产栽培技术:1996年开始研究,2004年取得科研成果。2006年伊春
吉特普药业与我院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建立暴马丁香药用原料林种植GAP基地50公顷,培育暴
马丁香药用原料。
红松松籽经济林矮化早期丰产栽培技术:1998年林科院开始进行该项成果的研究工作,2006
年桃山林业局神桃森林生态科技园应用该项研究成果,培育红松松籽经济林。
北豆根人工栽培技术:该项成果是林科院2001年至2004年承担的伊春市政府科技攻关项目。
为了使北豆根人工栽培技术尽快的在生产中应用,解决生产单位在栽培北豆根生产中急需的技术
问题,2003年与南岔林业局松青经营所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帮助并指导松青所建立北豆根栽培
基地40公顷,育苗80万株。现苗木长势良好,经济效益可观。
优质牧畜饲料胡枝子营造与利用技术:2004年林科院首次将胡枝子作为牧畜饲料进行研究,
2006年取得科研成果,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2008年伊春又将胡枝子作为食用菌替代料大面
积营造。
块根蘑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块根蘑(俗称;鸡腿蘑、毛尖蘑),是一种珍贵的野生食用菌,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备受群众青睐。该项目经过几年的研究,从野生子实体中成功的分离出优
质菌种,成功的突破了此菌人工栽培的技术关键问题。2003年与伊春市小兴安岭珍稀食用菌有限
责任公司、新青林业局多种经营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为企业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
黑木耳优良菌种选育:黑木耳生产已成为伊春市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每年栽培达5亿袋左右。
从2005年进行优良菌种选育的研究工作,2007年研究工作取得成功。选育出的优良菌种今年已在
很多菌户中推广应用。
耐寒花卉紫叶小檗和乔化榆叶梅:经过几年的研究选育出的优良园林绿化植物,已在伊春市
的伊春职业学院、天华物业和市委人文广场的园林绿化工程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