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兴安岭森林号子》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拟将市戏曲剧院申
报的民间曲艺《东北大鼓》、嘉荫县申报的民间舞蹈《斗熊舞》、伊春市酱菜厂申报的民间手工
艺《松香腐乳》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立项,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申
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
申报。10月份,全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文物调查在嘉荫县全面展开,在保兴乡东兴村常兴屯村
民柳金良家耕地中,发现30余件,器形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等。这些石器人工打制痕迹非常
明显,断定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劳动工具。石器发现地点当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初步推定距
今约2万年左右。这次发现填补了伊春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空白,改写了本市早期人类居住的
历史,表明这一时期嘉荫一带黑龙江流域就有人类在此生活从事渔猎、狩猎和采集活动。这处重
要遗址的发现,对全省早期人类分布和考古研究有重要作用。这次田野文物调查中,在保兴乡十
里河子村西3公里处黑龙江右岸,还发现陶瓷片、三八式子弹壳,时代为民国时期。同时对嘉荫
地区已有的当代烈士墓、青铜至清代永安遗址、龙骨山恐龙化石遗址、金代靠江墓葬遗址、青铜
时期保兴遗址、汉魏时期和古城遗址、清代观音山庙址、嘉荫靶场古生物化石遗址、解放战争时
期乌拉嘎烈士墓、新石器至青铜时期仁和大桥等十几处遗址进行了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