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自然灾害
农业自然灾害
2009年,全市农业、多种经营生产遭遇了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先后发生低温、春
旱、洪涝、冰雹和早霜等多种灾害。全年累计受灾面积26.87万公顷次、成灾11.07万公顷次、
绝产1.33万公顷,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111.6%、45.8%和5.5%,直接经济损失2.48亿元,估计
减收粮食7.12万吨。一是低温灾害。4月份全市出现低温多雨天气,导致春整地和抢前播种遇
到困难,始播期拖后。二是春旱灾害。5月份全市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农田旱情逐渐加重,
导致农作物出苗较晚,有的地块出苗参差不齐、缺苗断垄、长势不好。据农情调查,全市受旱
面积17.53万公顷,重旱面积6.2万公顷,分别占播种面积的72.8%和25.8%;大田作物受旱面积
16.47万公顷,占旱作面积的79%,水田渴水面积1.07万公顷,占水稻面积的34%,70%农作物因
干旱出苗偏晚、生育期延后。三是洪涝灾害。6、7月份全市出现连续阴雨、低温寡照天气。这
种异常的天气是历年少有的,造成全市江河水位高涨,农田持水饱和,低洼地块出现内涝,甚
至明水地块,部分农田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整体生育进程延迟,局地持续低温演变为延迟性
冷害。全市农田遭受洪涝灾害面积4.87万公顷、成灾3.09万公顷、绝产1.1万公顷,分别占播
种面积的20.2%、12.8%和4.6%。四是冰雹灾害。南岔区6月18日、嘉荫县6月23日先后遭遇冰雹
灾害,总计受灾面积5 800公顷,成灾面积4 467公顷,绝产面积1 467公顷。五是霜冻灾害。
9月17~18日,伊春北部最低气温达0.6℃~0.8℃,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局出现轻霜冻,随
后一周由北至南陆续出现早霜。全市霜冻面积约3.87万公顷,成灾1.31万公顷,绝产800公顷。
针对频发严重灾情,农业战线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强管理、抢积温、促丰产”集中行动,挽
回经济损失近亿元,使农作物避免减产两成以上。
(王景军 张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