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生产基地建设

生产基地建设


通过开展“区域环评、整体推进”,市区实现了全区域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全
市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监控面积达到16万公顷,初步形成了铁力绿色水稻、嘉
荫绿色大豆、市区无公害蔬菜三条产业带。铁力市2万公顷水稻、嘉荫县33 333公顷大豆获国家
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认定。全市产业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4万公顷,同比增长5%;基地户
均增收1 620元,同比增长3.8%;发展订单农业面积33 333万公顷。重点围绕山野菜、山野果、
食用菌、北药等产品生产,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场一策”建设,符合一村一品条件的有1个
乡镇,有111个行政村(林场所)形成了特色突出的骨干项目。其中粮食类专业村35个、药材类
专业村6个、蔬菜瓜果类专业村35个、畜牧专业村10个、其他农业专业村25个,专业村主导产业
种植面积22 067公顷、牲畜养殖量3.3万头、特种养殖量3 700头、水产品养殖面积84.6公顷。
全市现有森林食品采集、种植(改培)、饲养各类生产基地201个。其中蕨菜、刺嫩芽等野生采
集保护基地15个,红松籽、笃斯越桔等野生保护基地18个,食用菌栽培基地87个,鹿基地27个,
野猪基地7个,狐基地5个,林蛙基地30个,人参、平贝等种植基地5个,五味子、刺五加等改培
基地4个,满山红、关仓术野生保护基地3个。2009年黑木耳栽培规模达到4.9亿袋,主要集中在
金山屯、五营、新青等局;平贝已达2 200公顷,主要集中在红星局和铁力市;五味子人工种植
(改培)已达1 533公顷,主要集中在双丰局、桃山局和铁力市;鹿养殖主要集中在桃山、乌马
河、乌伊岭等局;狐养殖主要集中在新青、翠峦等局;野猪养殖主要集中在友好、桃山等局。
汤旺河局充山参已发展到300多公顷,引种草莓20多万株,种植4.67公顷,引种树莓12万株,种
植6.67公顷;乌伊岭区榛子改培面积26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