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业科技项目

农业科技项目


1、食用菌生产设备优化研究与应用。该项目是市科技局重点攻关项目,由市农
研中心农机所承担,实施时间2009~2010年。2009年,课题组与林科院、友好食用菌研究所
等协作单位联合对全市食用菌生产设备的数量、规格、功率及配套情况进行了调研。对试验
点种植户使用的灭菌设备、打孔设备以及筛料机、拌料机、装袋机、养菌室温湿度控制设备
进行配套调整,做了对比试验,获取了有关试验数据,为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奠定了基础。
2、黑木耳菌袋开口方式与密度试验。无根单片黑木耳产品受市场欢迎,适宜划口型状和
密度是创收关键。2009年,市农研中心在新青区采用二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黑木
耳菌袋开口方式与密度试验。开口方式设有小V字型、钉子眼型、月牙型和/型4种;开口密度
设54个孔、70个孔、96个孔,以大V字型口为对照(CK),共16个组合,三次重复,每个处理
10袋。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认为,黑木耳袋料栽培采用钉子眼口或小V字型口,70至96个开口
密度最佳,建议在全市大力推广。
3、新品种试验。市农研中心引进大豆、玉米新品种和有苗头的品系44个,分别在铁力局
科技示范区和乌马河区锦山村试种。其中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和克单12,大豆品
种黑河38、黑河42、北豆5和华疆4号在遭受严重旱、涝灾害的情况下,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
表现优异,可在适宜区进行示范推广。
4、开展了食用菌生产情况调查研究。为摸清黑木耳菌种生产经营和品种应用情况,加强
食用菌菌种管理,市农研中心组织专业力量对全市黑木耳菌种生产经营使用和品种应用情况
进行专题调查,经分析研究形成了《关于全市黑木耳菌种生产经营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针对本市黑木耳品种繁多、优劣混杂、主导品种不突出、菌种生产分散等问题,就如何加
强管理,规范引导生产,促进食用菌产业素质提升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一是培育菌种繁育
龙头企业,尽快实现黑木耳菌种自给。二是依法管理规范黑木耳菌种生产和经营。三是推荐黑
木耳主导品种和搭配品种。四是推荐获菌种生产经营许可的法定单位。五是加强新菌种的培育、
引进和推广应用。根据综合性状表现、应用比重、效果和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经市内食用菌专家论证,提出了2010年8个春木耳主栽品种、4个秋木耳主导品种向全市推荐应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