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
新闻宣传
电台制定了全年、半年、季、月的重点宣传内容和报道计划,进一步细化了宣传
内容,落实了编采责任,确定了播出时间,增强了新闻宣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在
新闻宣传上强调突出重点内容、加强新闻时效;突出广播特点、集中宣传报道等方法,在《全
市联播》和《时讯快车》等新闻节目中加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宣传,新增了《为祖
国祝福,为家乡喝彩》、《林都档案》、《历史回响》等栏目9个,并在国庆期间增设了国庆
特别节目,对全市的重点工作和重要内容进行集中宣传。确定了8项重点工作和23个重大项目,
伊春电台从3月起,开展了历时半年的“保增长促发展”重大主题报道战役。在《全市新闻联
播》、《时讯快车》节目中开设了《保增长 促发展》专栏。先后播发了“扩大林改试点,推
进职工增收致富”;“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职工自营经济”;“招商引资 扩大开
放”;“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保障民生”;“旅游产业开发与建设”以及21
个县市区局全面贯彻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立足本地实际,采取措施,应对危机,加快发
展等稿件,共计发稿60多篇。其中,《林改致富职工》《生态功能区建设》《兴安湖水库蓄
水》《林都机场通航》《森林食品发展》《关注棚改》等稿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电台
新闻节目中播发。8月,伊春电台在原有两档共25分钟新闻节目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两档各10
分钟的新闻节目《早间播报》和《时讯快车》。新闻节目总时长由25分钟增加到45分钟,采
取早、午、晚均匀分布时段,首播和重播交替滚动方式进行播出。在报道形式上,改变了播
音员播报为主的报道模式,实行记者播报和连线播报,使新闻现场成为广播媒体的直播间,
做到了第一时间报道传递新闻信息,凸显了广播媒体的时效和快捷。先后播发的《兴安湖水
库蓄水》、《基本医疗保险药费核销》、《甲流疫苗接种》、《林业三师开发林区石雕落成》、
《华能热电工程启动》、《我市打造冬季旅游项目品牌》、《公交车保暖措施保出行》、《雪
大路滑 人们选择乘火车出行》、《市长牵挂百姓冷暖 室外降温屋内暖》等大量稿件,都是
记者现场播报,不仅提高了可听性,而且这些稿件都在省台《全省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发。
在保持了去年基层连线播报方式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报道领域、增加连线数量,每天的《时
讯快车》节目都有基层连线,全年仅播发基层连线就达一千多条。与此同时,电台还在编辑
部门完善了电话录音系统、音频制作与传输系统,加强了对今日新闻和录音报道的采制播出,
并对基层来稿采用录音播出的形式,今日新闻和录音报道发稿数量在新闻节目中所占比例达
到80%以上。电台在上年对新闻性和社教类专题节目进行了调整的基础上,2009年又对《林城
你早》和各专题节目进行了内涵与形式方面的补充与完善,增强了这些节目新闻性、综合性、
知识性和服务性,促进了节目水平的提升。《林城你早》节目在精办《特别关注》和《新闻
快报》栏目的基础上,新开设了《科学发展在林都》、《关注大项目》、《绿色伊春》等专
栏,与团市委和市创卫办联合举办了《圆梦行动》和《创卫进程》等专栏。《百家论坛》节
目努力深化内涵、活化形式,紧紧围绕全市的工作中心和重点任务,针对社会关注和群众心
理选择题材,邀请各方面权威坐台直播,与听众在线互动交流,被评为省广播电视“十佳栏
目”。《都市生活》节目坚持 “三贴近”原则,进一步改进采编播方式,在邀请嘉宾坐台直
播的基础上,又增加嘉宾的电话连线和录音访谈的比例,播出“高考指南”和“预防甲型流
感”等内容。电台还对《行风热线》节目进行了整体包装,增设了24小时听众投诉录音电话
和音频编辑系统,2009年是《行风热线》节目开播六周年,5月9日在步行街专门组织了大型
户外接访活动,电台出动了转播车,42个职能部门和市纪委书记刘君以及市人大市政协主要
领导都参加活动。《行风热线》节目还先后组织开办了服务林权制度改革、规范行业协会和
市场中介服务和收费行为、全省万名公仆服务日、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服务
新农村建设、治理公路“三乱”、关注金融保险权益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热线。3月21日到12
月12日,直播节目18期,录播处理结果反馈节目18期,参加直播节目人数达500多人次,直播
现场受理群众投诉或求助189起,解决率达95%以上。电台对交通生活广播进行调整,早间时
段以新闻资讯类节目为主;上午时段以生活娱乐类节目为主;中午时段以访谈交流类节目为
主;下午时段以美食和音乐类节目为主;晚间时段以评书和保健类节目为主。对原有的谈话
类节目、娱乐类节目、竞猜类节目进了改版,内容涵盖了交通、生活两大主题,推出了《一
路畅通985》、《车行天下》、《都市消费》、《魅力美食》、《交通也娱乐》和《985非常
音乐》等贴近性和互动性更强的节目。交通生活广播还扩大了与社会各界的协作,先后与市
交警支队联合开办了《交广曝光台》、《交广红绿灯》等专栏,对酒驾、超速超载、无证驾
驶等违章行为进行现场曝光,邀请交警部门做客直播间,就热点问题和政策法规等与听众进
行现场直接交流。与市公交公司联合开办了《公交之声》节目。9月下旬,组织省内近20家交
通广播及企业单位参加的交通发展行活动,由15台车组成的采访车队来到伊春,对全市的交
通事业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机场建设进行采访和现场连线直播,在全省交通台和各地市的
交通广播中播出,全方位报道了全市交通事业的发展变化。在高考前夕举办了大型爱心送考
活动,有200多台车义务参加了这一爱心奉献活动。交通广播还加强了对寻人、寻物等公益信
息节目的力量,及时插播气象、路况等相关的交通信息,为市民出行和交通、公交和交警部
门提供迅捷的信息服务。
电视台在《全市新闻联播》中开辟了以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保增长促发展、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观、林权制度改革、森林防火、生态旅游、保护红松、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卫生城、学经
验促转型、关注民生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为主题的专栏30多个,在迎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宣传
中,开辟《为祖国骄傲、为家乡喝彩》和《喜迎国庆60周年》专栏,多角度多侧面展示林区开
发建设60年来与祖国共发展的历程;电视台《林都晚新闻》的《岁月》专栏,小角度切入,用普
通百姓视角展示60年来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加了《全市新闻联播》节目的信息量,对《林
都晚新闻》的组稿方式和播报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增了《林城360°》专栏,加大了基层
新闻的播发量,改版了《七彩时光》专题节目,推出更加贴近生活的《快乐365》。开办了《解
读与访谈》栏目,每期选题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解读政策,正面引
导。为提高受众的参与率,电视台还将每期访谈节目都在伊春广电网上向电视观众和网友征求
意见和建议,向网友征集话题,让受众积极参与。为迎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组织精干力量历
时一个月深入林业一线,追溯历史、搜集珍贵的历史资料,第一次独立制作了总长度达100分钟
的大型电视专题片《绿色丰碑》。此片还作为伊春市发展历程教育片,被市资源馆收纳为声光
电资料。《林都晚新闻》举办了首届DV大赛,以百姓视角反映所见所闻,增强媒体的贴近性与
互动性。开辟了《大山里的小康人家》专栏,到目前共播发专题70多期。这一主题报道被市委
宣传部推荐到省委宣传部参加全省新闻媒体09年度“十大优秀新闻报道”活动的评选。全年共
播出各类批评性报道近百条、涉及百姓民生报道近千条。《行风视点》是继《行风热线》节目
的又一个民生热线栏目。观众向《行风视点》节目反映问题100余件,截至10月底,《行风视点》
节目共播发40期,其中有5篇报道在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等节目中播发。电视台还先后与
交警部门联合开展酒驾夜查行动,与林政部门配合开展木材偷拉私运监督,春防秋防期间分别
组成暗访组深入到各区局林场所,监督防火值班情况,还对百姓房屋漏雨、供热、环境污染等
多方面问题进行舆论监督促成许多问题的快速解决。除开辟广播电视音视频节目外,还增加图
文新闻比重,结合全市重点宣传任务,及时调整网页宣传内容,并围绕主旋律精心制作编辑了
精美的宣传版面和公益广告,网站点击率日益攀升,开辟了《林都人家》与网友互动交流的空
间,与广播电视宣传相互交映,和其他网站链接并紧密配合。电视台先后拍摄了《4·27火灾实
录》、《绿色丰碑》二部专题片,成为全市防火教育和市情教育的影像教材;还将全市发展林
下经济和职工私营经济的影视节目精选100分钟,由北京中外名人文化传播公司包装推介,出售
给农业部作为音像资料;日常专题节目《法治时空》都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进行了节目改版,
目前正与绥化、辽源、农垦电视台等媒体协商开展节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