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建设
6月2日,召开全市换届工作座谈会,征求各县(市)、区委对人大、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提名年龄界限的
意见建议,初步提出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人事安排和其他处级干部参照换届政策的总体建议,并经市委常委
会讨论通过。采取“三推三审”方式,集中选拔了法检“两长”预备人选。研究制定了换届考察工作实施方案,对
17个县(市)、区领导班子进行换届考察。在综合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结果基础上,统筹考虑班子结构需求、干部
现实表现和个人特点等因素,研究进入二次会议推荐的人选名单。民主推荐结束后,考察组在综合全额定向民主推
荐、面上个别谈话推荐、二次会议推荐等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领导班子结构需要,按多于缺额职数1至3人的比例,
研究提出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初步意见。按照结构优先、实绩优先、基层经历优先的“三优先”条件,最终确定拟
提拔人选差额考察对象。换届后,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个班子整体功能得到增强。研究制定了
《县(市)、区换届选举工作安排意见》和《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起草了《中共伊春市委关于县(市)、区
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意见》,确定了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个班子的职数、构成和领导班子成员
的提名年龄,确定“两委”委员职数、构成及差额比例,确定党代会代表名额、构成和差额比例,以及换届选举时
间和选举办法等,督促和指导17个县(市)、区分别召开全委会议,做好对县(市)、区党代会的会前指导、政策
性、程序性解答,保证县(市)、区换届工作扎实有序进行。截至12月末,17个县(市)、区均完成了换届选举任
务,17个县(市)、区新一届“两委”常委全部高票当选。完成嘉荫县青山乡党委换届公推直选试点工作。下发了
《关于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有关政策和问题的说明》,19个乡(镇)党委在9月相继召开了党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
进行换届选举,均取得成功。根据省委组织部及考察组要求,协调有关单位形成了市级领导班子工作总结及班子成员、
“法检”两长、纪委副书记述职述廉报告和现实表现材料,修订了《现职市级领导干部名册》、《正处级领导干部名
册》,研究制定了《市换届考察工作流程和任务分解表》。省委考察组于7月13日入驻伊春市,主动与其对接,汇报
准备情况,商定工作日程,协助省委考察组完成市级班子全额定向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严肃换届纪律情
况问卷调查以及个别谈话推荐、二次会议推荐、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等工作,保证换届考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换届人
选确定后,协助省委考察组统筹安排日程,深入到部分县(市)、区(局)对9名市级班子换届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
进行实地考察,省委考察组历经70天,完成伊春市的换届考察工作。扎实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建立健全了市、县
(市)、区两级全委会、常委会议事规则、重大情况通报、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接
受监督等项制度。在总结翠峦区、铁力市、伊春区三个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伊春市委重大事项票决制
度》。按照省委关于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有关要求,对全市县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加强指导;10月14日,召开了市委
常委班子暨严肃换届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贯彻执行《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管理办法》和《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评估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了《2011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修订和完善了《2011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考评细
则》,科学合理设计各类主体班次培训,推进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创新。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次412期,培
训各类干部25 212人次,占在职干部总数的47.3%。选派70名干部参加北大、清华等高层培训。依据《县(市)、区
(局)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责任指标考核暂行办法》和《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暂行
办法》,研究制定了《考核实施方案》,完成2010年度全市实绩考核工作。修改完善2011年度《县(市)、区(局)
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责任指标考核评价办法》和《全市2011年度主要责任指标和工作实绩考核评价办法》,使考核指标
设置、权重分配、评定比例更加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