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特色生物产业基地
寒地特色生物产业基地
2011年,黑龙江省在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推进部署中,安排了“寒
地特色生物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最初没有安排给伊春。与省厅几经沟通协调,将
“伊春市寒地特色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纳入了省级规划。此后,全市制定了《伊春
市推进生物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伊春市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伊春市寒地特
色生物产业基地工作方案》,成立了生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重大问题的协
调机制,全力做好生物产业推进工作。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大项目推进工作,
多次召开会议专门听取企业项目汇报,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还在市政府网站专门设立了列入省重点产业推进项目板块,不定期更新项目进展情
况。根据规划,黑龙江省格润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新产品(固体制剂、口服液、注射
剂)产业化建设项目列入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第一批支持的重大项目,并听取专家意
见将项目调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1.8亿元,省厅800万元补助资金已经
到位。截至2011年底,全市生物产业主营销售收入27 320万元,税金3 908万元、
利润6 026万元。列为省重点生物产业推进项目2项,全部开工,2011年计划总投资
2.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55亿元。一是蓝莓产业初具规模。全市将以林业局为核
心,以南四局为重点,在5年内种植蓝莓种植1万公顷,实现产值50亿以上。截至目
前,全市蓝莓种植面积700公顷,其中秋季已定植面积173.3公顷。此外,上甘岭局
已种植100公顷蓝靛果。16个林业局已整地700余公顷,五营、翠峦、新青2012年春
栽计划面积都在66.7公顷以上,铁力局、桃山局、红星局也在组织整地,并与投资
商洽谈,争取扩大明年春栽面积。目前越橘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始进行蓝莓
酒和饮料加工技术标准编制,指定专人收集相关资料、数据,搞好检测、试验等,
市科技局将其列入2012年市级科技计划给予支持。二是北药产业稳步推进。针对全
市北药产业现状,结合外地经验和国内药材市场行情,提出了“主打平贝、稳定五
味、保住人参、严管稀贵、发展适销对路品种”的药材生产思路,全市药材种植面
积1.24万公顷,完成年计划的132.8%;林下改培药材上半年完成2.01万公顷,全年
完成2.9万公顷;野生药材采集上半年完成7 312吨,全年完成10 000吨,超额完成
年度计划;全年实现北药总产值13.1亿元,增加值6.9亿元。将产业项目建设作为重
点,帮助项目依托单位对上争取,开展合资合作,红星区计划投资3.4亿元的小兴安
岭植物药材现代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已经落地,投资500万元,完成了公司注册、规划
等工作;铁力市桃山天德人参果公司与外商合作建设的人参精深加工项目,到位资
金800万元,主体车间建设基本完成,年底进行了试生产;嘉荫县的水飞蓟深加工项
目正在与外商洽谈,并在上年的哈洽会上展出了加工产品;汤旺河区引进哈尔滨市
天一药业科技公司,拟建3万公顷林下药材种植示范区、中药饮片厂、中药制剂厂和
保健品加工企业。在北药加工方面,格润公司全资收购了帝黄药业,成立了林宝药
业,并将水针剂和冻干粉针车间进行了分离,成立了伊春五加参药业,使企业跨入
年产值上亿元,全市纳税第六名的优秀企业行列。铁力蓝天制药公司与济南诺康科
技公司合作。伊春药业被天津中新药业控股收购,天津中新药业占股份51%,伊春药
业占股份49%,已达成合作意向。全市医药工业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分别比同期
增长8%和10%。三是生物能源取得进展。作为生物能源的文冠果生物柴油原料基地建
设项目已经建设了示范林,其中双丰林业局拿出33.3公顷林地用于建设文冠果示范
林,中林公司出资进行清林抚育,在双丰林业局向阳山苗圃建设了一整套喷灌设备
及泵房等设施,并从哈尔滨调运优质文冠果苗木3.5万株(Ⅰ龄,Ⅱ龄),其中
7 400株在双丰林业局曙光林场进行造林,造林面积4公顷,其余2万余株种植在向阳
山苗圃进行培育,实际投资16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