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非国有经济 乡镇企业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编 审 杨 光



  【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2003年末,全市个体私营经济税收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1 300
万元;工业增加值2.9亿元。“三型”企业户数新增31户。1、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2003年,全市民营企业新上项目 86个,其中,投资额达1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8个,500万元以
上的项目25个,总投资额达到3.2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增加税收2 320万元。全市私营企业注册
资金达到95 393万元,比上年增长 8%。其中,注册资金超百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217户,超
千万元以上的有 33户,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的牵动作用明显增强。2、对质量和品牌的重视程
度不断加强。全市有22户私营企业产品通过了 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有
126户民营企业为产品注册商标并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检验程序,全力打造企业信誉。3、培训力
度加大,管理者素质普遍提高。部分企业经营者自费到大专院校学习企业管理和营销知识,使
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私营企业7 060 个管理人员
中,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1 412 人,占总管理人数的20%。4、特色产业群初具雏形,优势产业
方兴未艾。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萝北建材有限公司20吨水泥、奥宇石墨矿、乌金石墨矿、吴晟
金属硅厂、菱镁矿加工厂等重点企业为骨干的矿产资源加工产业群和以萝北县大兴商厦集团、
圣元乳业、君乐食品、古栈山野菜为骨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群;兴安区以好日子、华滋牌调味
酱油、米醋为代表的酿造业产业群;以华盛木业、雨杉木业为代表的木业加工产业群;东山区
以金盛米业、嘉业米业、实实米业为代表的米业加工产业群,这些产业群的形成为本市民营经
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对社会贡献率不断加大。在第一轮“一帮一”扶贫解困
工作中,全市100户私营企业共为100户贫困家庭解决就业37人,培训技能41人,助学13人,累
计捐款64 795元,捐衣物、食品等折合人民币24 670 元,100户家庭现全部脱贫。10月份与市
教育局、鹤岗晚报发起的资助贫困高中生活动,有9位民营企业家与9名特困高中生结成了帮扶
对子,使这些特困学生可以安心完成学业。